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连城: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相得益彰

2013-10-29 09:28: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冠豸山,地处福建西部连城县境内,山雄、水秀、景美,因其形似古代法官所戴的独角神兽“獬豸”官帽而得名。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记载,独角兽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咬不正者”。许多人都说,这是独角兽的故乡,是法官公正执法的象征地。

    2011年以来,地处冠豸山下的连城县人民法院,对独角兽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研讨、挖掘和提炼,并其将精髓与法院实际工作紧密契合,提出了“法豸连城”的文化建设总体思路,通过构筑“精雕、馨兰、谦竹、金桂”四个工程,实现“以文育信、以文聚力、以文强魂、以文塑形”,使得文化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相得益彰。2013年被龙岩中院列为首批全市法院系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以文育信:提质效 保公正

    独角兽能辨曲直,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咬不正者。连城法院人受此启示,积极找寻精确、规范、有序的司法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全力构筑“精雕工程”,通过持续的精确化规范,提升审判主业的质效,努力实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督促”目标。

    罗某1990年开始在连城县罗坊乡邱赖村七浪处开发果园5亩,种植芦柑、板栗,果树生产状况良好。李某在罗某的果园附近建造连城县一个新型机砖厂,因砖厂排放的废气、粉尘等导致罗某种植的果树死亡,罗某起诉到法院要求李某赔偿损失23000元。该案经生态资源庭法官两次开庭,四次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损失22000元。

    案件到此可以说是圆满了,然而经办法官却想着被告排放的废气、粉尘等还将污染周围其他农户种植的庄稼。法官们认真向被告释明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生态建设有关政策,并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村委等共同努力,促使被告李某的砖厂整体搬迁,避免村民再受污染之苦。这样精雕细刻出来的案件,在连城法院可以说比比皆是。

    据了解,该院采取“严、实、真”三字诀,推行精细化管理新机制,有力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

    绩效考核从严。出台了《法官和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将所有能量化的工作指标全部进行量化到部门、到干警,并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分管院长、庭长、合议庭及承办人,专门设立考评委员会,采用百分制,实行“一季一考评,年终一总评”。审判管理部门对审判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每位办案人员的均衡结案、质量效率、结案排名、上诉案件、卷宗归档、涉诉信访等工作业绩定期集中通报,对通报结果末位或者位次靠后的部门和干警,由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并与提拔晋级、物质奖励挂钩,激发了干警工作积极性。

    流程管理求实。修订了《案件流程管理办法》,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环节,从立案、分案、送达、排期、开庭、宣判、结案、执行、归档等都纳入到审判流程管理中,每个环节及其衔接阶段都明确了操作规程、时限和责任,立案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审判委员会办公室等综合管理部门强化对每个“节点”的监督控制,对临近审限10天内的案件,依托信息技术,及时进行预警、催办、督办。

    案件评查动真。制定了《案件质量评查办法》,不定期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人民陪审员等到庭观摩,并将已审结案件的裁判文书,交给上述人员评查,主动让他们“挑刺”,虚心纳谏,严肃整改,并将审判质量评查情况记入每一名法官的业绩档案。同时,建立“司法文书纠错系统”,并发挥其纠错功能,努力实现裁判文书“零差错”。据统计,去年至今,该院共出台、完善制度37项,并对各庭处室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逐月讲评、季度通报、年度总评,实现了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管事、管院”的转变。

    该院院长张意文指着审判大楼走廊上一块写着“不马虎、不敷衍、不疏忽、不麻痹、不懈怠”字样的牌匾对记者说:“精细化管理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每位干警是否做到这‘五不’”。

    据悉,实施“精雕工程”以来,该院受理案件总数连续两年增长近50%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结案率连年提高,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法院人均结案数等多项指标也跃居全市法院前列。该院审判管理中心主任邓兴沿拿着审判态势分析报告高兴地说:“从独角兽善恶分明的行为中感悟出来的精细化管理,使审管中心真正发挥了管家的作用。”

    以文聚力:解民忧 惠民生

    “獬豸不是无情物,博施大爱惠苍生”,在独角兽的奉献精神引领下,连城法院干警坚持群众路线方法,积极构筑“馨兰工程”,让百姓时时刻刻感知司法春天般的温暖,体味司法的馨香,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新泉镇官庄村流传着一则该院干警为当事人搬砖头的故事。说的是该院新泉法庭庭长林青松成功调解一起相邻权纠纷后,当事人碍于面子不愿意去搬堆在邻家的砖头。林庭长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叫上书记员,拉着板车带头就去搬砖头。在林庭长的感化下,村民们纷纷动手帮忙,当事人也不好意思了,弯下身子自己动手搬起来,案件于是圆满结案。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连城法院党组对每一个干警的要求。为方便群众诉讼,连城法院推出十项便民承诺,通过报纸、宣传板等媒介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专设了立案调解室,抽调资深干警负责调解工作。对简易民事案件实行当日立案、当日办理,减少当事人诉累。2011年以来,该院庭前调解案件1983件,调解率达71%。

    诉讼服务中心是群众到达法院的第一场所,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为提升服务水平,该院推行导诉、立案、调解、咨询“一站式”服务,那清晰醒目的诉讼流程图,让人们对诉讼环节有了基本的了解。为了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该院为前去立案起诉的当事人免费提供复印、打印、传真等服务。大厅内有供当事人休息的坐椅、茶杯、饮水机和诉讼指导材料等。群众需要一流的硬件设施,更需要一流的服务水平。为此,该院推出了“五心工作法”,即“爱心、公心、诚心、耐心、热心”工作法,坚决对冷、横、硬、推等不良作风说“不”。

    去年至今,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待来访群众5048人次,收转材料593件,解答问题901次。

    “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群众亲切地把诉讼服务中心称为“设备齐全的娘家”。

    “过去,群众来法院打官司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拦住法官询问的,有挨个办公室打听的,也有东张西望干着急的。”说起连城法院“馨兰工程”建设之前的状况,邓法官感慨万千,“从立案庭到立案大厅,再到现在的诉讼服务中心,变化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该院推进“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活动,组织法官与姑田镇上堡村、白莲村等村居的15户困难户结对帮扶,开展走访慰问,落实挂钩村和结对困难户资金帮扶26000元,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34次,发司法建议23份,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700余份。

    “正是以独角兽奉献精神为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院文化建设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该院收到当事人送来的5面锦旗,6封感谢信,该院政治处主任吴金标总结道。

    以文强魂:抓队伍 强素质

    在东方,独角兽这个仪态万方的神灵瑞兽,表现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连城法院将这些象征精神与竹之高洁、谦雅、积极向上的品质结合起来,深深融入法院队伍建设中,积极构筑“谦竹工程”。

    走进连城法院,你就会发现:有一种精神让人欢欣鼓舞,那就是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有一种氛围感人至深,那就是精诚团结携手共进的氛围;有一种气魄震撼人心,那就是敢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气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打造过硬队伍,领导班子是关键。该院以建设团结型、学习型、规范型、创新型、高效型、服务型、人文型的“七型”海西精品法院为目标,通过逐级签订抓队伍建设年度责任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等措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院长率先主动深入审判一线,亲自审理公诉案件;其他党组成员也带头下访、带案下访,努力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发出征求意见函235份,带案下访32人次,收回意见函232份,群众满意率98.65%。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打造过硬队伍不可能一蹴而就。增强队伍素质,提高司法能力,成为该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一方面,院党组提出了“厚德、公廉、知信、超越”八字院训,使之成为该院干警追求人生价值的新标志;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创、学、评、教、研”五部曲方式激励全院干警干事创业。“创”,即争创“党员先锋岗”竞赛活动,每位党员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学”,即建立了阅览室、学习活动室,开展月度好书推荐活动,提高干警知识总量。“评”,即每季度开展“庭室之星”、“办案之星”、“公正之星”、“记录之星”、“服务之星”评比活动。“教”,即开展“法官教法官”活动,为年轻法官传授“宝贵经验”;“研”,即每年举办“法豸连城”杯审判实务论文研讨会,今年共收到论文52篇,其中7篇论文在龙岩中院评选中获奖。同时注重让新进干警、青年干警到人民法庭、信访、立案等重点窗口部门实践锻炼,促进法官向严谨型、知识型、能力型转变……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使广大干警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在工作中自觉汇聚成一股推动工作的合力。

    “公生明,廉生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也是该院文化建设的重点。据介绍,该院通过“四个坚持”帮助干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家访察廉”,由院长带领班子成员不定期深入干警家,通过谈话、观察、询问的方式,了解干警八小时以外的廉洁自律情况,及时给干警打“预防针”。坚持“巡查警廉”,由纪检监察部门深入到各庭室开展巡查活动,广泛收集干警思想作风情况,供党组分析原因,寻找根源,采取对策。坚持“典型示廉”,组织学习宣传詹红荔、陈燕萍、宋鱼水等全国模范法官的先进事迹,使全院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坚持“格言说廉”,每位干警都把写有自己廉政格言的牌子放在办公桌显眼位置上,既表示郑重承诺,又接受群众监督。

    在独角兽精神的熏陶引领下,连城法院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得到了空前提升,涌现出了全省法院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罗勇滨等先进人物,该院班子被县委评为“优秀班子”,连续8年实现干警“零违纪、零违法”。

    以文塑形:

    抓特色 创品牌

    独角兽敏捷有力,英勇无畏,其它动物难以追上它。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内核。连城法院找到独角兽的这种精神与法院工作之间的相通之处,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载于品牌,通过构筑“金桂工程”、打造司法品牌,带动法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感谢大家的帮忙,让我们不但顺利地拿到了钱,还免了诉讼的麻烦。”今年2月20日,在连城县塘前乡林业站,拿到2.8万元补偿款的水源村林农马某德,高兴地向县涉林纠纷诉前调解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这是连城法院创立涉林纠纷“大调解”品牌的一个缩影。

    原来,在一次盗砍林木事件中,树木把供电线路压倒并导致马某德20亩果树烧毁,这让他欲哭无泪。县涉林纠纷诉前调解办公室获悉后,启动诉前调解机制,促成供电部门从着力民心、关爱群众着眼,先行支付了2.8万元补偿款,纠纷得到化解。

    “司法产品需要立口碑、铸品牌、树形象。要把司法品牌的创建,推广、运用,作为法院创先争优的过程。”这是该院党组的共识。为此,2011年以来,连城法院积极与县林业局、司法局协作,完善涉林纠纷“大调解”机制,形成了“一个调解中心平台、调解与诉讼双回路衔接、县乡村三级网络”工作格局。将大量涉林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化解在乡村一线,促进了和谐林区建设。目前,“大调解”办共调处涉林纠纷88起,调结76起,调解率86.4%。该县涉林纠纷“大调解”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被誉为生态司法“连城模式”。

    “司法拥军,连城先行。”该院从2011年6月起与当地驻军开展军地共建司法拥军活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落实司法维军审判服务,依法优质高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通过开展军地双方共学共建活动,强化互访交流,积极吸收部队政治思想优势,不断提升法院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了司法拥军“连城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爱心妈妈,情暖千家”。2010年3月,该院一支由10名女干警组成的“爱心妈妈”队伍诞生,她们利用团队资源、人脉等优势,积极妥善办理涉及社会抚养、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通过感化心灵去矫正失足的孩子,倾注“爱心”去化解涉及妇女儿童的民事纠纷,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同时与特教学校孤残学生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逢节假日,主动进校入户,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迎难而上,促进弱势儿童健康成长。如今,“爱心妈妈”已成为连城县一道亮丽的司法风景线。

    “独角兽是执法公正的化身,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将其精神与连城法院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院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作用,推动法院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该院院长张意文这样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连城打造拥军共建“升级版”
·福建连城法院携手部队共建司法拥军"升级版"
·福建连城法院党建创品牌激发正能量
·福建连城县法院“四平台”加强队伍建设
·福建连城县检察院文化建设激发干警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