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群众来法院打官司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拦住法官询问的,有挨个办公室打听的,也有东张西望干着急的。”说起连城法院“馨兰工程”建设之前的状况,邓法官感慨万千,“从立案庭到立案大厅,再到现在的诉讼服务中心,变化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该院推进“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活动,组织法官与姑田镇上堡村、白莲村等村居的15户困难户结对帮扶,开展走访慰问,落实挂钩村和结对困难户资金帮扶26000元,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34次,发司法建议23份,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700余份。
“正是以独角兽奉献精神为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院文化建设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该院收到当事人送来的5面锦旗,6封感谢信,该院政治处主任吴金标总结道。
以文强魂:抓队伍 强素质
在东方,独角兽这个仪态万方的神灵瑞兽,表现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连城法院将这些象征精神与竹之高洁、谦雅、积极向上的品质结合起来,深深融入法院队伍建设中,积极构筑“谦竹工程”。
走进连城法院,你就会发现:有一种精神让人欢欣鼓舞,那就是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有一种氛围感人至深,那就是精诚团结携手共进的氛围;有一种气魄震撼人心,那就是敢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气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打造过硬队伍,领导班子是关键。该院以建设团结型、学习型、规范型、创新型、高效型、服务型、人文型的“七型”海西精品法院为目标,通过逐级签订抓队伍建设年度责任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等措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院长率先主动深入审判一线,亲自审理公诉案件;其他党组成员也带头下访、带案下访,努力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发出征求意见函235份,带案下访32人次,收回意见函232份,群众满意率98.65%。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打造过硬队伍不可能一蹴而就。增强队伍素质,提高司法能力,成为该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一方面,院党组提出了“厚德、公廉、知信、超越”八字院训,使之成为该院干警追求人生价值的新标志;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创、学、评、教、研”五部曲方式激励全院干警干事创业。“创”,即争创“党员先锋岗”竞赛活动,每位党员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学”,即建立了阅览室、学习活动室,开展月度好书推荐活动,提高干警知识总量。“评”,即每季度开展“庭室之星”、“办案之星”、“公正之星”、“记录之星”、“服务之星”评比活动。“教”,即开展“法官教法官”活动,为年轻法官传授“宝贵经验”;“研”,即每年举办“法豸连城”杯审判实务论文研讨会,今年共收到论文52篇,其中7篇论文在龙岩中院评选中获奖。同时注重让新进干警、青年干警到人民法庭、信访、立案等重点窗口部门实践锻炼,促进法官向严谨型、知识型、能力型转变……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使广大干警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在工作中自觉汇聚成一股推动工作的合力。
“公生明,廉生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也是该院文化建设的重点。据介绍,该院通过“四个坚持”帮助干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家访察廉”,由院长带领班子成员不定期深入干警家,通过谈话、观察、询问的方式,了解干警八小时以外的廉洁自律情况,及时给干警打“预防针”。坚持“巡查警廉”,由纪检监察部门深入到各庭室开展巡查活动,广泛收集干警思想作风情况,供党组分析原因,寻找根源,采取对策。坚持“典型示廉”,组织学习宣传詹红荔、陈燕萍、宋鱼水等全国模范法官的先进事迹,使全院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坚持“格言说廉”,每位干警都把写有自己廉政格言的牌子放在办公桌显眼位置上,既表示郑重承诺,又接受群众监督。
在独角兽精神的熏陶引领下,连城法院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得到了空前提升,涌现出了全省法院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罗勇滨等先进人物,该院班子被县委评为“优秀班子”,连续8年实现干警“零违纪、零违法”。
以文塑形:
抓特色 创品牌
独角兽敏捷有力,英勇无畏,其它动物难以追上它。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内核。连城法院找到独角兽的这种精神与法院工作之间的相通之处,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载于品牌,通过构筑“金桂工程”、打造司法品牌,带动法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感谢大家的帮忙,让我们不但顺利地拿到了钱,还免了诉讼的麻烦。”今年2月20日,在连城县塘前乡林业站,拿到2.8万元补偿款的水源村林农马某德,高兴地向县涉林纠纷诉前调解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这是连城法院创立涉林纠纷“大调解”品牌的一个缩影。
原来,在一次盗砍林木事件中,树木把供电线路压倒并导致马某德20亩果树烧毁,这让他欲哭无泪。县涉林纠纷诉前调解办公室获悉后,启动诉前调解机制,促成供电部门从着力民心、关爱群众着眼,先行支付了2.8万元补偿款,纠纷得到化解。
“司法产品需要立口碑、铸品牌、树形象。要把司法品牌的创建,推广、运用,作为法院创先争优的过程。”这是该院党组的共识。为此,2011年以来,连城法院积极与县林业局、司法局协作,完善涉林纠纷“大调解”机制,形成了“一个调解中心平台、调解与诉讼双回路衔接、县乡村三级网络”工作格局。将大量涉林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化解在乡村一线,促进了和谐林区建设。目前,“大调解”办共调处涉林纠纷88起,调结76起,调解率86.4%。该县涉林纠纷“大调解”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被誉为生态司法“连城模式”。
“司法拥军,连城先行。”该院从2011年6月起与当地驻军开展军地共建司法拥军活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落实司法维军审判服务,依法优质高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通过开展军地双方共学共建活动,强化互访交流,积极吸收部队政治思想优势,不断提升法院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了司法拥军“连城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爱心妈妈,情暖千家”。2010年3月,该院一支由10名女干警组成的“爱心妈妈”队伍诞生,她们利用团队资源、人脉等优势,积极妥善办理涉及社会抚养、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通过感化心灵去矫正失足的孩子,倾注“爱心”去化解涉及妇女儿童的民事纠纷,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同时与特教学校孤残学生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逢节假日,主动进校入户,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迎难而上,促进弱势儿童健康成长。如今,“爱心妈妈”已成为连城县一道亮丽的司法风景线。
“独角兽是执法公正的化身,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将其精神与连城法院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院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作用,推动法院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该院院长张意文这样说。
·福建连城打造拥军共建“升级版”
·福建连城法院携手部队共建司法拥军"升级版"
·福建连城法院党建创品牌激发正能量
·福建连城县法院“四平台”加强队伍建设
·福建连城县检察院文化建设激发干警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