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战略性选择。在新的改革逻辑中,转变政府职能无疑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改革从哪里着手?改革的难点重点何在?对改革的前景预期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求采访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经济参考报》:如何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作为我国行政改革领域的权威专家,您如何评价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为实现职能转变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汪玉凯:新一届政府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快速部署了改革方案的实施。在新一届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国务院全会上,就对已经确立的各种改革选项,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的六大举措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逐一落实,明确参与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列出了改革完成的时间表。二是取消和下放了221项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这次行政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中的关键。为了尽快落实改革方案,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经分四次取消和下放了221项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及时修订相关法律和法规,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法制保障。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对煤炭法等12部法律进行修改。此次修改,正是以立法手段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也是对以往改革成果的固化。其核心就是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四是在上海设立了首个自由贸易区,在行政、法律、经济等不同层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深化改革的重要风向标。
《经济参考报》:新一届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汪玉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并将之作为国务院工作的重大战略和目标。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是与整个“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息息相关的,经济升级也倒逼着政府职能转变。
一方面,传统的发展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很难再维持下去了,可将之概括为四个难以为继:低成本出口战略以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为标志难以为继,低端产业主导的经济结构难以为继,资源和环境的传统使用方式难以为继,收入分配不公等引发的社会问题使社会稳定的大局难以为继。上述现象说明,转变发展方式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不能后退。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如果继续过度依赖投资等经济刺激手段,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等更大的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能否接盘
·以勇气、智慧、韧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信息公开是政府职能转变必修课
·广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纪事
·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重点研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