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在华龙区法院调研 |
![]() |
实施专业化审理后,法官张志勇的办案效率大大提升 |
![]() |
该院法官为社会法官授课 |
![]() |
中原油田社会法官讲述锦旗背后的故事 |
其他5个县法院相比不是最大,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案件最多。2012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711件,今年上半年已受理4956件。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该院一线
审判法官仅41人,案多人少的矛盾在
全市法院系统最为突出。
2011年8月,院长荣延平上任后,新一届党组班子深入调研,实施专业审判创新、网上开庭创新、首席调解创新和陪审制度创新等服务审判,较好地破解了案多人少难题,提高了办案效率,提升了办案质量,有关经验和做法全省领先。今年6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来调研时,对该院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 ■经验:华龙区法院专业审判理念:
①专业合议庭是审理同类案件的审判组织,与普通审理个案中的合议庭有所区别;
②专业合议庭内部实行副庭长、审判长与案件承办人共同负责制,由副庭长领导、管理本合议庭工作;
③专业合议庭内部实行分工合作,可以轮流从事某项工作;
④专业合议庭成员可能是个案的合议庭成员,也可以不是(如让陪审员参与),也可以是独任审判员;
⑤经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开庭、评议的案件,可以交由专业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制作法律文书、进行调解等;
⑥专业合议庭内部可以实行如集中开庭、集中评议、集中制作法律文书、集中送达等一些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工作方法。 ■举例:
以前案件承办法官一出差或学习,办案就得停下或让庭长调整人员,影响办案效率。而按专业审判模式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你出差影响的是个人干多干少的问题,与个人绩效挂钩,不存在案件换人或没人管的问题。创新专业审判效率就是公平
濮阳市华龙区法院辖区集中,交通便利,纠纷多发于城区。近5年来,该院案件每年以17.81%的速度快速上升,但法官数量却增长缓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为此,该院以专业化审判为核心,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审判效率。
按案由确定庭室分工。该院在对近3年案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5个民事业务庭实行了专业化分工,同类纠纷集中审理,牵连诉讼相对调整,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
设专业合议庭。在业务庭内部设立12个专业合议庭,对庭室案件进一步细分,固定相对案由,实行专业化审理。由于案件类型单一,集中审理有效减轻了重复劳动和工作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发还重审案件集中审理。将发还重审案件集中交给审监庭审理,要求件件提交审委会研究,除了对问题案件实行“精审”,确保案件质量外,也使其他业务庭可以全心、高效审判。
制定各类案件规范性意见。统一尺度、统一标准,实现类案不争议、个案提级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大量案件快速处理。
模板化庭审。研究分类审理程序,根据类案特点,确定不同的审理程序和庭审方式,固化为模板,可以实现分类操作、规模化审理、模板化庭审,节约时间,有效缩短结案周期。
科学规范的工作管理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以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为例,在最集中的一天,一个合议庭开了7个庭,出了5份判决书。“效率就是公平。”华龙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荣延平说,专业化审判创新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审判质量,实现了公平公正。加强学习调研探索网上审判
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为了做好专业审判,华龙区法院要求法官加强学习调研。学习法律,各专业合议庭将涉及本专业的所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进行系统地汇总学习。加大调研力度,攻克审判实践中争议较大、一直困扰实践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司法为民的大背景下,探索异地当事人案件审判工作机制,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该院创新网上审判,较好地解决了离婚案件当事人缺席审理问题。
为提升法官素质,他们还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岗位竞赛活动;组织法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保证学习时间,落实学习经费;设立法官讲坛,由院优秀法官登台讲课,请上级法院资深法官亲临指导,聘专家教授权威点评。
在学习借鉴、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们讨论制定了《关于审理婚姻家庭类纠纷案件的规范性意见》,统一了执法标准,提升了审判水平。作为亮点中的亮点,意见规定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在国外不能回国或一方因路途遥远不能到庭参加庭审的,经双方同意,可以进行网上开庭审判。作为对离婚妇女权益保护的有效经验,2012年《中国妇女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注重均衡结案向管理要效率
为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华龙区法院强化均衡结案意识,加强审判管理工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收结案良性循环。今年截至10月20日,该院收案6559件,结案5967件,全面实现了均衡结案,有效杜绝了案件积压,保障了公正和效率有机统一。
严格延长审限案件的审批权。为避免审限延期的随意性,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收回各业务部门延期权限,遇法定情形需要延期的案件,经业务庭长、分管院长审批后,报至审管办进行系统审批。同时对延期案件审理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制度,由庭长和分管院长重点跟踪督办,查明不能结案事由,研究对策,排除障碍,有效预防案件久拖不决。
缩减案件审理周期。依托审判流程管理软件,对案件审理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对未结案进行催告和警示。民事案件临近30天提醒,刑事、行政案件临近15天提醒。同时确定庭长、分管院长等催督办主体,加大案件催督办力度,最大限度保证案件在审限内结案。
强化精品意识。设立短期内结案率指标,鼓励法官对简单案件简化程序,尽快审理结案,力争“简案出效率”。对发还重审、疑难复杂案件,由审判监督庭集中审理,要求件件提交审委会研究,原合议庭人员列席,发现问题,当场问责,强化了质量意识,实现了对问题案件的“精审”。
强化监督与考评机制。建立健全“月通报、季考评”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审判质效评议会、通报会,对收结案态势及时进行研判。审管办及分管院长定期对各部门的均衡结案状况进行检查分析,督促催办。每月通报各审判业务部门办案进度情况,每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年底严格奖惩,确保均衡结案的良性循环。改革陪审制度借力提高效率
为提高审判质效,华龙区法院还向外部借力,改革了陪审制度。他们聘请70名人民陪审员配备到专业合议庭,完善审判组织,增强审判力量;聘请12名专业技术陪审员,有效解决了审理当中的专业性难题,为审判工作清除了障碍;聘请5名社会法官陪审员,加强社会法庭和法院审判工作对接,连通了纠纷外部化解渠道。
同时,该院还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挖法官潜力保效率。
“中原法庭像个医院。”记者去华龙区法院中原法庭采访前,濮阳市中级法院有关法官这样比喻该庭人多案多。35岁的副庭长张志勇的办公桌上贴着一排诉讼材料排列顺序和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等办案提醒,“方便查阅,节省办案时间”。去年他审结案件550件,今年截至9月20日已结案330件。“中午晚上连轴转已是家常便饭。”疲惫时,就用电脑旁的握力器缓解下疲劳。
面对大量案件和等待审判结果的群众,在提高审判工作效率的同时,华龙区法院依靠干警的敬业、奉献、牺牲、付出,延长工作时间,使案件及时结案。创新调解模式升级社会法庭
审判实践中,因案件多、任务重等原因,调解往往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矛盾化解,华龙区法院实行了由主管院长、庭长或副庭长参与调解的首席调解员制度。主管院长任调解员的案件一般为重大、复杂和有影响的案件。对承办法官调解不成的案件,必须报经首席调解员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调解。首席调解员认为调解不能的,方可下判;不经首席调解员同意,不能裁判结案。
委托调解是人民法院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指导的新方法。近些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任务的加重,人民法院的指导和监督职能被弱化了。该院认为,民间矛盾纠纷可以先由民间调解组织解决,民间无力解决时再请求国家强制力最终解决,人民法院应当坚持对民间调解组织进行指导。坚持这一司法理念,该院案件调撤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
中原法庭和民一庭先后指导过的中原油田社会法庭,采用高标准建设,选择固定了专门的场所且办公用具一应俱全,人员为法院退休老领导、油田离退休老干部和油田法律事务处工作人员等。成立之后,油田社会法庭面向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广泛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他们除了调解自己受理和法院委托的案件外,还重点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社会法庭进社区巡回服务排查等工作,仅2012年就调处纠纷40多件,实现了法庭建设标准化、社会法官专业化、工作运行规范化、法院指导常态化的“四化模式”,有力地维护了油区的和谐稳定,被称为油田职工家属的贴心人、油田党委的好助手。作为社会法庭升级工作中首批成立的特色社会法庭之一,该庭也成为全国油田系统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新型经验。去年7月16日,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对濮阳法院系统建设高标准中原油田社会法庭工作作出专门批示,认为这个经验很好,要求大力宣传,积极推广。
创新才会提升,创新更有活力,创新引领发展。今年6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到华龙区法院中原法庭调研,对该院审判创新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华龙区法院积极探索审判工作规律、着力破解当前案多人少矛盾、全面加强审判工作管理、全面提升审判工作绩效,成为濮阳法院系统的典型,为该院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昆山综合施策缓解案多人少
·中基层院长最关心如何突围案多人少
·河南法院新型合议庭因人派活破解案多人少
·买世蕊代表:科学配置力量 缓解案多人少
·公诉部门案多人少矛盾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