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泗水:将公正落实到每一个案件

2013-10-28 10:11: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访谈对象:山东省泗水县人民法院院长 张晋春

    对话背景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法院在推进司法公开工作中,坚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依托,实现审判权运行各环节、全过程的公开透明,收到良好效果。

    近年来,泗水法院先后被省委政法委授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民事审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抓节点,让审务在阳光下运行

    法周刊:司法公开是加强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泗水法院是如何推进审务公开的?

    张晋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司法领域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推进司法公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我院在审务公开方面,主要抓了三个环节,即:立案流程、庭审公开、判后答疑。

    在立案环节,诉讼服务大厅内科学规划了导诉区、立案区、立案调解区、咨询区等功能区,实现了咨询查询、材料收转、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救助服务、诉讼保全等司法公开功能,真正做到“选择诉或非诉解决有人导、诉讼有人引、法官有人找、咨询有人答”。同时,立案流水作业,即时排期,有效避免了当事人挑法官、法官挑案件的问题。

    法周刊:在庭审和判后答疑方面,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张晋春:在案件审理环节,对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进行公开审理,进行庭审公告,方便群众诉讼和参加旁听,满足当事人家属等人员的知情权。对影响重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

    为做好服判息诉工作,我们通过实施判后答疑制度,消除当事人的误会与不满,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法律本身对案件的适用。针对当事人对法院裁判提出的疑问和异议,由原主审法官或案件所在合议庭、业务庭向当事人就认定事实、证据采信、适用法律等方面,当面阐明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有效增强了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抓联动,确保执行工作不变色

    法周刊:执行是具体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阶段,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关联,泗水法院在执行公开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晋春:执行阶段是干警直接接触涉案金钱财产等经济利益、与这些利益“擦肩而过”的阶段,执行部门历来是法院廉政风险系数最高的岗位,执行公开有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保证执行工作“不变色”。为此,我们主要做到两个联动,一是与当事人联动;二是与社会联动。

    执行案件自进入执行流程开始,当事人就可以全程参与,实时了解执行动态;对于重大执行案件,我院聘请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执法执纪监督员等参与;执行工作详情全部录入全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使当事人“足不出户,便知执行事”,第一时间了解案件进展。

    法周刊:破解执行难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社会联动方面,你们又是如何做的?

    张晋春:为有效破解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执行力量不足等执行难题,不断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2012年起,我院在联动部门相关联业务科室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管区主任中聘请协助执行联络员,发挥他们地况熟、情况熟、人员熟的信息资源优势,有效遏制民事执行中的规避执行行为,形成了遍布全县的协助执行联络员网络。

    通过发挥协助执行联络员的作用,我们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查询了被执行人财产,妥善执结了一批“骨头案”。今年1月至9月,案件执结率92.6%,执行到位率100%,执行工作实现了良性循环。

    抓载体,强化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法周刊:你们是如何加大对信息化投入的?

    张晋春: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司法公开应当首先注重法院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泗水县经济不够发达,山区较多,群众诉讼不是很方便,这更坚定了我们加大信息化投入的信心。加大信息化投入,一方面是为了更方便群众诉讼,另一方面是诉讼更便捷、更公开,减轻群众诉累。

    我们紧紧抓住网上办案契机,进一步强化现代化办公网络设施建设,增强对数字化法庭、远程法庭、同步庭审法庭建设的投入力度。升级改造的8个科技法庭配备同步显示器、投影仪、数字媒体控制台等先进设备,使整个庭审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法周刊:信息化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高应用能力上你们是怎么做的?

    张晋春:仅有好的设备是不行的,关键是如何发挥信息化的价值功能。为此,我们狠抓法院干警的网上办案技能培训,提高干警对现代化网络设施的使用水平。通过操作信息化设备,强化法官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件直播,提高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等。

    抓队伍,提高司法公开的能力

    法周刊:司法公开关键还是以法官为主体,他们是推进司法公开的实践者,你们是怎样提高法官司法公开的能力的?

    张晋春:为提高法官业务素质,我院实施了“三精”工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警精神素质;加强法院规范化建设,实施审判精细化管理;加强案件质效建设,全力打造精品“铁案”。

    我院举办了“法院论坛”双周讲课活动;对典型、疑难案件进行研讨,提高干警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的能力;注重对青年干警的传、帮、带,加强在证据分析、文书制作、判后释法、接待来访等方面的培养;积极开展“三零”竞赛、“办案能手”竞赛等活动以及庭审观摩、庭审记录、法警执庭、法律文书、结案卷宗、执行听证“六评查”活动,通过评查找差距、补短板。

    法周刊:接受监督是司法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你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自觉接受监督?

    张晋春:我们积极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法院”专项活动,每年定期邀请人大、政协领导视察法院,听取专项汇报。

    高度重视人民陪审工作,精心挑选50名人民陪审员,强化管理和履职;聘请了17名执法执纪监督员,欢迎社会各界对法院和法官进行监督。

    每年的12月4日定为“法院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到法院参观,使社会各界人士近距离接触法院,消除对法院工作的神秘感,进一步增加对法院工作的了解。

    法周刊:您认为,如何将司法公开推向深入?

    张晋春:我们将进一步更新司法公开理念,努力做到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由内部公开向外部公开、由选择公开向全面公开、由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的转变。抓好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实时互动的信息化载体,让当事人和公众更加及时、全面、便捷地了解审判执行信息。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泗水县检察院:建社区矫正对象QQ群
·山东泗水法院:构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机制
·山东泗水交警大队"五个加强"做好交通事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