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湖北

武汉社区居民10分钟就能找到法援机构

2013-10-27 11:05: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老冯拖着受伤的右腿,跑前跑后,只为了给尹蓉晖做面锦旗。

    老冯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电力社区居民,尹蓉晖是电力社区驻点律师。

    “感谢法律援助、感谢社区律师!让我堂堂正正站起来,有尊严地做人!”老冯这么说,是因为“恩人”尹蓉晖“救了”自己。

    今年2月,在酒吧做保洁员的老冯被人打伤,右腿骨折,工作也丢了。维权无门、医治无钱,他一度想走极端上街拉条幅“把事闹大”。幸运的是,他在社区律师值班点找到了尹蓉晖,并及时申请法律援助。

    由于主张人身损害赔偿缺乏证人证言,尹蓉晖建议老冯从劳动者保护角度维权。看到老冯行动不便,她多次上门调查搜集证据,还自己承担了交通、文印费。经过不懈努力,尹蓉晖最终促成劳资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酒吧赔偿老冯1.2万元。

    事后,老冯连说3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自己能免费享受律师法律服务;二是没想到问题能顺利解决;三是没想到律师的处理方法比他原本粗暴闹事的效果更好。

    “更贴近、更快捷、更方便。”武汉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平如此形容社区律师的法援服务。她介绍,通过在全市200个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受援点,“大武汉法援服务圈”得以进一步提速升级,法援机构回应求助者的时间已从半小时缩短到10分钟,市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法援服务。

    居民能享受到近距离法援服务,来汉务工的流动人口也不例外。山东孤老邓老爹,曾在天津一建筑工地打工,后与老板发生劳务纠纷。对方利用诉讼技巧,在武汉法院提起诉讼,企图通过在千里之外打官司令邓老爹知难而退。

    接到天津方面异地法律援助协作请求后,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派武汉市民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人朱宏伟负责办理,最终成功为邓老爹挽回经济损失3万元。

    依托街道司法所,武汉共建成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工作站154个,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

    “工作站建成后,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就近求助,对于符合条件且材料齐全的,我们当场受理并及时送到区法援处审批,在最短时间内将审批结果告知当事人。”万松街司法所所长付家洪说。

    目前,武汉已形成了市、区两级司法局牵头,覆盖154家司法所、160余家律师事务所及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单位的法援工作网点。同时,通过“12348”法律援助热线的指点,每个法援需求者都可以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或求助。

    近3年来,武汉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万余件,办理法律援助事务近10万件,“12348”法律援助专线平台提供电话咨询服务4.5万余人次,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600多万元。

    “当群众有需要时,他会发现,法律援助就在自己身边。这种关怀是零距离的,也是最温暖的。”武汉市司法局局长孙天文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北黄石首开法援政务易信平台
·天津开展系列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援宣传活动
·河南:法援范围逐步扩大至各民生事项
·萧山法援中心的“1+1”很灵
·河南舞阳法律援助中心优化老年人法援服务
·四川绵阳“一小时法援服务圈”挽损七千万

·四川绵阳“一小时法援服务圈”挽损七千万
·上海不断推进法援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