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反腐”,畅通中国反腐败“高速路”,这是制度自信的表现,也是反腐决心的宣示。
日前,一期由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担纲嘉宾的在线访谈引发关注。自揭“神秘面纱”,力求“开门反腐”,新一届中央纪委在创新工作思路机制方面动作频频。为打造一艘逆流远航的“反腐航母”,中央纪委更是屡屡“自我开刀”。分析称,系列创新之举旨在取信于民,为中国反腐大计夯实“地基”。
反腐就是惩治官员贪污腐败,其本身就是一个阳光行动。然而,从古至今,反腐却又多多少少带有神秘色彩。封建时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天子犯法往往不与庶民同罪;在各种演义传奇中,反腐更是党同伐异、权力斗争的“遮羞布”。而在由人治向法治化社会转变的今天,反腐揭开“神秘面纱”呼之欲出,却又姗姗来迟!
由于反腐工作有其特有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规律,面对狡诈的腐败分子,面对隐秘的腐败行为,反腐机关不得不“神秘”。然而,披着“神秘面纱”的反腐毕竟不是全民的反腐,不是法治社会要求的反腐,不是取信于民的反腐。反腐在带来阳光的同时,其本身就应该是非常阳光的,正如吴玉良所说,中央纪委不是一个神秘的机关,或者说不应该是一个神秘的机关。因此,揭开“神秘面纱”,“开门反腐”,势在必行。
“开门反腐”取信于民。神秘化的反腐,往往有掩耳盗铃之嫌,暴露的是自信的不足和透明的不够,已然不再顺应时代潮流。而揭开“神秘面纱”后的开门反腐才能真正取信于民,让老百姓看到反腐的真实性和反腐的坚决性,才能充分让其深知贪腐之危害,懂得反腐利国利民,明白党的决心和政策,从而打心底里信任和支持政府的反腐工作。
“开门反腐”凝聚民力。神秘化的反腐工作方式单一,反腐力量单薄。要真正地反腐、彻底地反腐,必然离不开人民群众,反腐工作要为人民群众敞开口子、畅通渠道,“开门反腐”,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反腐中来。
“开门反腐”,畅通中国反腐败“高速路”,这是制度自信的表现,也是反腐决心的宣示。通过规范网络反腐,通过“自我开刀”,通过揭开面纱,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看到反腐中存在的不足,监督反腐部门执好纪、把好关、问好责;才能让人民群众与纪检部门一道,与党和政府一道,将反腐工作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