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群众有困难找警察,而周希胜是见到有困难的群众,自己主动找上去。”这是辖区群众评价周希胜的一句话。周希胜,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渤海新区分局黄骅新城派出所所长。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首届“范党育式公安民警”,是“2010年度感动河北人物”,2011年登上第四届 “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领奖台,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
“炕头工作法”成功化解矛盾
200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在沧州沿海成立渤海新区。2010年5月,周希胜到渤海新区黄骅新城派出所当所长。这既是一片日新月异的建设热土,也是一座利益纠葛的“火山口”,矛盾纠纷大量爆发,周希胜和同事们为维护辖区稳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黄骅新城派出所辖区有个东胡庄村,由于对占地补偿不满意,每有重点项目开工,村民就集体阻工。为赢得民心,周希胜刚到这里工作,便带领民警开展入户走访,并在这个村选择了6户贫困家庭作为帮扶对象。同时,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周希胜不但抢着掏份子钱,还挤出时间帮着张罗。
周希胜知道,要想赢得民心,光靠做好事远远不够,群众更在乎的是你是否公正。201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渤海新区附属中学工程开始建设,东胡庄村出让193亩土地。由于前期沟通不畅,建筑商没有跟村民达成共识就动工,情绪激动的村民们堵住了工地的大门。地方政府先后派出多批驻村干部开展工作,结果都不理想。
在一次协调会上,周希胜提出,必须继续耐心做群众工作。协调会一结束,周希胜就搬着铺盖卷住进了废弃的东胡庄小学。当天晚上,他迈进76岁的崔大娘家,这位老人是阻工的“骨干人员”,有心脏病。周希胜说明来意,老人并不买账。而此时,开发商纠集了一批社会人员,准备“对付”村民。那几天,周希胜带着民警不分昼夜地在现场维持秩序。
阻工第4天,崔大娘心脏病突发。多亏周希胜早有准备,用一旁等待的救护车将老人及时送到医院。老人住院7天,周希胜陪护了一周,并设法筹集了4000余元住院费。他跟老人拉家常,聊新城建设的好处。崔大娘出院后,再也不去阻工了,并且带头签订了搬迁协议。就这样,一场群体性事件被细致入微的工作化解。
近4年来,黄骅新城派出所辖区先后发生群体阻工事件86起,每次都被周希胜他们用“群众炕头工作法”成功化解。
真心围绕群众诉求开展工作
黄骅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每年有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在辖区打工。农民工聚集的地方极易发生打架斗殴。为此,周希胜在重大项目工地建立多个驻警点,民警不但跟农民工同吃同住,还不定期地给他们上法制课。
今年年初,来自江苏盐城的陈老板承揽了一个地产项目的水电安装工作。当工程干到一半时,陈老板要求先把干完的工程款结清,遭到开发商拒绝。于是,陈老板就以停工相要挟,并将开发商项目负责人打成轻伤,警方依法对陈老板进行处罚。
周希胜知道,农民工一天拿不到工资,矛盾就有可能继续升级,引发更大的冲突。周希胜出面协商,农民工答应先行复工,开发商应允边施工边根据进度发放工资。同时,周希胜向陈老板摆明利害关系,促使他主动对伤者进行民事赔偿,获得了对方谅解。
所里的年轻人曾经问周希胜,怎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周希胜说:“你如果总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去想问题、作判断,你肯定觉得群众不好对付。可你要是真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围绕着群众的困难、诉求去开展工作,你就会发现,做群众工作并不是件难事。”
帮助流浪三年的妇女回家
今年9月2日中午,周希胜带领着一支由民警和志愿者组成的 “爱心小分队”上路了,他们要送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妇女回家。
原来,10天前,有群众给周希胜打电话反映:大街上有个流浪妇女,正在垃圾箱里捡东西吃。那个地方并不是周希胜的辖区,但他还是放下电话便立即前去查找。那名流浪妇女看上去有40多岁,明显表现出精神异常,对于周希胜的问话完全不理会。周希胜给她买来吃的,然后联系民政部门,一起将这名流浪妇女送到了黄骅市安定医院治疗。
经过几天治疗,这名流浪妇女说自己叫闫继梅,是山东济南人。周希胜立即与山东警方联系。济南警方查证,济阳县某村有一名姓闫的女子在3年前走失了。周希胜给对方发去了照片,当地警方确认这就是走失的那个人。
经过几百公里的奔袭,周希胜和同事、志愿者把流浪妇女送回到她久违的家。看到母亲回来,两个女儿激动地抱住妈妈痛哭;村干部和赶来的亲友们围着周希胜几个人,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看到这家人生活困难,小女儿还在读中学,周希胜掏出800元钱给了孩子,还说以后要每年资助她2000元用于读书。
像闫大姐这样被周希胜从街头捡回去,再给看病、找家、持续帮扶、结下穷亲戚的流浪、精神病人,已经有太多。有的同事曾经问周希胜,这种事归警察管吗?咱管得过来吗?周希胜总会耐心地回答:“咱是人民警察,咱们费点事,帮助流浪人员回家,他们一家子就能团圆,多好的事儿啊!”(记者 张建林 谌 璐)
·陈海涛:群众心中的“好人交警”
·视人民如父母 视廉洁如生命
·追记湖南桃源县原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项文渊
·为民献身的模范学员——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
·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烈士
·张丹鹰:一片丹心守护尊严和希望
·张丹鹰:一片丹心守护尊严和希望
·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烈士
·追记为救群众英勇牺牲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
·流动法庭进村来
·伶仃洋上一座永不落闸的关口
·托起破产企业重生梦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