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目前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好广东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说。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几年探索尝试,广东“六五”普法工作又有新突破,普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服务、保障作用更加凸显,走出一条独具岭南特色的普法路子: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龙头,抓住青少年学生这个源头,覆盖村(居)民这个大头,紧扣外来务工人员这个重头,通过分类施教,全面提升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龙头
“普法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广东‘三个定位’最重要的是法治要到位,‘两个率先’最重要的是普法要领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省委政法委书记、省普法领导小组组长朱明国近日在广东省“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规划贯彻实施,广东在今年8月开展的“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中,派出由14名省级领导带队的检查督导组,分赴全省各地基层,对普法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这在广东普法历史上尚属首次,其中也释放出省级领导重视加强普法工作的信号。
“做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工作,必须有过硬措施。”据朱明国介绍,广东在“六五”普法期间,由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各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公务员学法的内容、要求、考试考核、组织领导等作出明确规定。2009年底,广东省直机关和中央驻穗单位近万名公务员进行闭卷学法考试,在全国首开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大范围学法闭卷考试先河。
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提升,不在于会背一两条法律条文,而在于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善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基于这一理念,广东今年组织地级以上市委书记和市长撰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工作实践的体会文章,并着手编印《领导干部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读本》。
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源头
广东省司法厅厅长严植婵向记者介绍,把青少年学生作为法制教育主体,成为广东普法重中之重。“六五”普法以来,广东建立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制教育网络,探索建立“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联动机制。在学校教育上,抓好法制教育内容、课时、师资培训和考试考核落实;在家庭教育上,利用家长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开展“一帮一”互助和“大手牵小手”普法宣传活动,切实维护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在社会层面上,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各地依托法院少年庭、青少年文化宫、中小学普法活动中心等有效载体,举办少年模拟法庭、青少年趣味普法、法制图片展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据了解,在“六五”普法期间,广东省普法办联合省教育厅开展青少年法制知识竞赛和全省中小学百场法制讲座;省联合及团省委组织全省青少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联合依法治省办、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举办广东省大学生法制文艺晚会。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法进学校活动,营造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广东目前已建立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基地上千个,每年轮训学生上千万人次,全省中心镇以上中小学校100%聘请法制副校长,各地中小学校按照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五落实”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三位一体”环环相扣的青少年普法联动机制,有效地降低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近几年来,广东全省各地青少年学生违法违纪发生率均在控制线以下,绝大多数地方在校学生犯罪率为零,普法成为青少年学生远离犯罪的“隔离墙”。
把外来工作为普法重头
广东现有30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员,如何做好外来务工者的法制教育工作,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必须把外来工群体作为普法重头。
广东早在1995年就制定下发了《广东省外来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从外来工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方法、要求、验收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广东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杨日华告诉记者,为构建外来工普法教育网络,广东多次组织召开外来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和“法律进企业”推进会,形成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普法办、综治办负责外来工学法辅导和培训;劳动部门结合岗前培训,对外来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实行持证上岗;公安局、外来人口管理办结合办理暂住证,组织外来工学习《广东省外来人口管理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政、计生、城管、卫生等部门也依据各自职能,对外来工实施相关的法律教育。同时,省普法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把外来工的法制教育落实到单位、乡镇、街道、企业、工厂,形成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外来工普法教育网络。
在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中,各级普法职能部门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和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等主题,广泛开展企业法制宣传,全面推进企业普法“五有”(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经常性学习、有考核)。“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广东更是以开展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为抓手,今年评选出首批170多家示范企业,并由省领导亲自授牌,对企业诚信守法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依法治企、诚信守法的理念得到了越多越多企业的认同和肯定,广东省外来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5年来,广东各地组织企管人员参加学法培训、上法制课、参加法律考试等活动达200多万人次,开展普法宣传的非公企业达到163729家。组织外来员工上法制课、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达1393万人次。外来员工上岗前接受普法教育比例达85%以上。
把村(居)民作为普法大头
广东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至关重要,预防违法犯罪、维护自身权益、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此,广东把村(居)普法作为“大头”来抓,充分发挥基层普法工作者聪明才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村(居)、法律进乡村活动。
在内容形式上,广东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重要载体,大力推进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按照法制宣传“六有”(有一个村居干部负责、有一个法制课室、一个法制图书阅览室、一个法制宣传栏、一套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一支法制宣传骨干队伍)的要求扎实开展农村和社区普法工作。针对征地拆迁、山林纠纷、减负维权、禁毒禁赌、打击“六合彩”等热点问题,广东省普法办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整合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律援助、公证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在2008年的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省各地对镇村、社区基层干部普遍进行学法轮训,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据统计,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司法部、民政部先后表彰了三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共有48个村获此称号,155个村和122个社区分获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示范社区”称号。(记者邓新建 通讯员吕如亮邱伟平)
·广东公安微博的博主交流
·广东清远:紧抓专项行动 创建“平安清远”
·广东聚焦“四风”立查立改
·广东中山边防打掉一个贩毒团伙
·广东清溪:“能动司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广东梅州梅江“雷霆扫毒”捣毁“深山制毒厂”
·广东梅州梅江“雷霆扫毒”捣毁“深山制毒厂”
·广东湛江消防走群众路线练“三招”
·广东河源开展消防产品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广东江门新会河南派出所:严打严防出实招刑案下降近四成
·广东全面实行出入境证件“网上预受理”业务
·广东深圳:“机关帮扶”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