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大型看守所女性在押人员管理对策

2013-10-25 16:57: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法治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化,社会诱发违法犯罪因素的增多,女性犯罪已逐渐转化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山市看守所是全国唯一一所特大型“标兵看守所”,其中女子监区关押量近年来也呈上升势头,面临居高不下的关押量。目前,中山市看守所女子监区日常关押量达300人左右,相当于县级中型看守所,按照公安部要求,在各级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女子监区已率先实行封闭式管理,由原来的管教女子中队,发展壮大成为管教女子大队,主要负责女性在押人员日常管理与教育。如何管理女性在押在员,中山市看守所管教女子大队坚持将教育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抓住女性在押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强管理教育内容,降低重新犯罪机率

    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开展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前途、真善美道德观等教育,帮助女性在押人员认识自身对社会、对家庭的价值,让她们感到自己不是多余的。只要改邪归正,一样有前途,一样可以重享亲情,一样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面对现实、走出泥泞、反省自身、积极改造。同时还帮助女性在押人员树立自爱、自尊、自强的信心,克服自卑感与虚荣心,要求女性在押人员平时注重自己的言行,爱惜自己,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爱,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投身健康向上的新生活,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法制教育。为让女性在押人员了解更多法律知识、降低重新犯罪机率,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看守所系统地开展法律、法制教育,让她们对自己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有清醒的认识,对法院的判决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注重与其行为相关的法律内容的学习和教育。树立起她们的法制观念,使她们感受到法律的震慑力和严肃性,感受到看守所作为执法部门所特有的严肃、公正与文明。同时,中山市看守所还针对女在押人员的不同特点,采取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案施教的教育措施,矫正她们扭曲的心理,唤起她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唤醒她们对家人的责任感,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

    文化教育。针对看守所女性在押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管教民警积极转变角色,将管教转变为老师,教她们从最基本文化知识学起,发放通俗易懂书籍供她们阅读,手把手交她们写字,同时安排同监室文化程度较高在押人员带动她们阅读、书写。并不定期组织阅读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她们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

    深化人性管理手段,打造平安和谐监区

    实行感化教育,消除心理障碍。坚持管教“面对面”直接管理教育模式是中山市看守所的一个亮点,看守所管教民警每天上班至下班都坐在监室门口对在押人员进行面对面直接谈话教育。通过面对面交流,心与心交换,直接了解她们所思、所想、所困,尽力帮助她们化解内心困惑和压力,同时还针对女性在押人员特殊的生理现象及与之相伴的心理反应,自我调节身体和心理的能力较差等现状,不定期组织女性在押人员开展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她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情况,减少或克服生理、心理的不适应症状,纠正不良心理倾向,促使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调整好心态,舒缓精神压力,自觉接受管理、教育和改造,有效的预防因心理不稳定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监所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实行激励教育,提升改造质量。女性在押人员普遍思想狭隘,虚荣心强。喜欢被表扬、奖励,而受到批评时,则容易想不开,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看守所管教女子大队紧紧抓住“细心”这个管理法宝,管教民警坚持深入监区,了解在押人员的劳动、生活、学习情况。勤看、勤查、勤谈,从其言谈、表情、举止等多方渠道,同时布建耳目,广泛收集信息,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综合分析,把准思想脉搏,及时调整策略,辩证施教。运用激励方法,对她们的进步或积极改造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使其从中受到鼓励。

    加强人文关怀,增进监区和谐。看守所管教女子大队一直秉承人性管理的执法理念,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关心女性在押人员。当她们身体有病有痛时,管教及时送她们去治疗,更多是在生活上给予她们特别关心和照顾,并嘱咐她们按时服药,开导她们敢于面对疾病,面对现实,自我调节好心态,争取早日康复;当她们情绪不稳定或心理出现问题时,管教会及时做她们思想工作,化解她们内心压力和困惑,开导她们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当她们生日到来时,管教会及时送上生日卡和生日礼物,同时安排同监室里的在押人员集体为她献上一首生日歌,送上大家衷心的祝福!每逢节日到来时,管教会及时为她们送去节日的礼品,例如端午节为她们每人派发粽子,中秋节为她们送上月饼和柚子;当天气转凉时,管教更不会忘记对她们的嘘寒问暖,及时给她们缺衣少被的发放寒衣和被子;不管是“三八”、“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到来,还是在平日里,管教们都会适时组织安排她们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缓解她们思乡的情绪和身心的压力。

    推进监区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去年以来,按照中山市委提出“全民修身”行动口号,看守所管教女子大队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开展"读好一本书、写好一手字、唱好一首歌、征好一篇文章等十四个一活动,扎实推进监区文化建设。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大队还不定期组织女在押人员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系列文化活动,每月组织在押人员出版墙板报,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缓解在押人员身心压力,丰富她们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安全规范执法降低民警职业风险

    开展岗位练兵,规范民警执法。看守所不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刑法》、《看守所执法细则》等法律规范,特别是新修订《刑事诉讼法》出台后,及时组织民警深入学习,并结合岗位实际组织岗位练兵培训考核,举办了法律学习培训、信息化应用培训、防暴队演练、心理咨询师、管教业务工作培训等,切实提升岗位履责能力。

    严格文明管理,促进行为养成。看守所管教女子大队对女性在押人员的日常管理坚持做到“恩威并施”,在搞好感化教育的同时,突出严格管理。通过严格的制度、严密的防范、严明的考核奖惩措施,规范女性在押人员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言谈举止、内务卫生等每个环节和细节,严格抑制她们的各种不良欲求,矫治她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严格管理同时,尊重她们的人格,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做到不体罚、没辱骂,促使女性在押人员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行动军事化、生活劳动集体化、行为规范化的管理教育目标。

    落实谈话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看守所管教女子大队民警在按要求落实好入所二十四小时必谈、七天谈话及各诉讼阶段变化必谈以外,只要掌握了解到在押人员出现家庭变故、个人案情变化、在押人员之间的是非以及与民警之间的误解等可能影响她们的心理和改造的情况。管教都会及时细致的给她们做思想工作,将法律性、知识性、针对性融于一体,把大道理用在具体的生活上,融入到平时的管理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树立用真情感动人,真心感化人的理念,采取“以情对情”的教育方法,努力营造人性化监所管理的氛围。

    落实隐患排查,确保监室安全。一方面联合武警中队等部门,开展监室清仓大检查工作,做到“逐仓、逐人必查”,彻底防止违禁品流入监室,坚决杜绝在押人员私藏违禁品等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进仓检查过程中及时排查监室内日常生活设施是否完善,墙壁瓷砖是否破损,晾衣铁架是否牢固等问题,做到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为在押人员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时分管所领导每月组织召开不少于两次狱情会议,大队对重病号和重点人员进行详细深入排查。

    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提升监所管理水平

    创新率先实行在押人员羁押期间表现纳入酌定量刑情节。中山市公、检、法三家单位经过充分酝酿、多次协商,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表现纳入酌定量刑情节的意见》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表现纳入酌定量刑情节综合考评办法》。实施羁押表现量刑考核以来,管教女子大队在押人员月度违规违纪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进一步调动女性在押人员改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监室调整工作机制。看守所通过总结管教工作实践和监管工作发展规律,探索出“2+6”监室调整工作机制,以信息研判系统为平台,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准确对全所在押人员进行监室分配,稳步推进看守所在押人员监室结构优化工作。当出现同案犯关押在同一个监室、监室内同省份同地区的在押人员超过警戒值,监室内重病号数超过警戒值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提醒管教民警注意将其分开管理,该机制的推行,有效降低了在押人员违规行为发生的机率,切实增强了监所安全管理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建立风险评估应急机制。为更好确保在押人员安全,降低民警职业风险,中山市看守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通过自主研发《看守所信息研判系统》建立了风险评估应急机制,有效降低监室安全风险系数。风险评估应急机制建立,使管教民警能及时掌握监室动态,使民警能及时发现问题,化解不稳定因素,保证最大限度降低民警职业风险,提升监所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山市看守所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黑龙江肇东市看守所强化人性化管理
·新疆库尔勒市看守所推广“音乐疗法”
·上海嘉定区看守所推出“视频会见”
·河南省高院走进汝州看守所开庭审案
·湖北秭归看守所:连续34年安全无事故
·全国看守所普遍执行律师会见制

·全国看守所普遍执行律师会见制
·陕西公安厅:集中培训新任看守所所长
·上海闵行检察院在看守所里公开听审审查逮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