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一路风景:“老外”的悲与喜

2013-10-25 11:20: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一路风景

马广宇

民警老李彻底晕了,盯着眼前这张写满洋文的A4纸,弄不清楚是封批评信还是个建议书。送来时,宾馆经理说,是一个住宿的美国友人临走时特意让转交给他的。看不懂索性就不想了,回头去局里找个大学生给看看。

政治处小张是局里新招录的本科生,他拿过信,认真地看了一遍,笑着说:“李叔,这是封感谢信,信上说,很感谢您帮他找到了他的朋友,对您的敬业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还顺便把咱警务室夸了一通。”

原来半个月前的一天,老李正在警务室忙活着,一名“老外”在某宾馆服务员的引领下,神情落寞地走了进来,眼里似乎还有些湿润。

“李警长,这位理查德先生找您。”服务员说完退出房间。

小镇偏僻,好些年也看不到一个外国人,老李站起身,感觉要跟火星人对话似的,有点紧张。

“你好。”理查德伸出右手,用有点生涩的汉语说道。

还好,这“老外”会点汉语,老李松了一口气,恢复了自信,起码能对付着比划了。

“你好,请问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老李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语速尽量放慢,热情地说。

“我……朋友……刘玉军……不见了。”理查德拐着音儿说道,说完竟有些哽咽。

老李有些不淡定了,怎么回事儿,发生了失踪?还是绑架?

“什么朋友,是跟你一起在宾馆住的吗?什么时候不见的?”老李不自觉地加快了语速,顺手将左边的本拿过来,准备记录。

理查德有点懵,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老李才意识到自己说快了,不得不一字一顿地用简单的话语又问了一遍。

这回,理查德听明白了,他摇了摇头,“No,没有发生……案子……我朋友……Canyouhelpme(你能帮帮我吗)……”

老李别的不懂,但这句听懂了,以前就知道出事时,中国人喊救命,外国人喊“Helpme”,这不是救命的意思嘛,难道真出人命了?如果真出了命案,得赶紧向局里汇报,但他又说没有案子,老李有点紧张。

有点着急的理查德灵机一动,指着桌上的电脑说:“查……刘玉军……听说他死了……我……不信!”说完指着自己的胸口,如释重负。

老李总算明白了,“你想说,让我查刘玉军,确定一下他是不是活着,对不对?”

理查德使劲儿点了点头,含着眼泪竖起了大拇指。

老李转身坐在电脑前,打开了人口信息系统。不一会儿,搜索完毕,叫刘玉军的只有六个,老李挨个打开,让理查德辨认,最终确定西山村的刘玉军就是他要找的朋友,但是并没有死亡记录。老李询问了理查德是如何知道刘玉军的死讯,理查德只说了句“听说……”就再也说不下去了。老李就想,这“老外”也是牛了,汉语都说不太明白,跑这么大老远的,也不怕丢了。

问了半天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老李决定陪理查德去西山村走一趟。

驱车行驶70公里,二人终于来到了西山村,左打听右打听才找到了刘玉军的家。院子里的狗没叫两声,就出来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理查德一见,兴奋地跑上前去拥抱,刘玉军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地大叫起来,接着两人就叽里呱啦地说起英语,老李在旁边看着两个重逢的老友,脸上绽开了笑容。

原来,理查德来到小镇,就是为了找这位老朋友,但他只知道刘玉军是阿鲁科尔沁旗人,却不知道这个旗有多大,拿着刘玉军的照片在镇里逢人就问,镇里恰巧也有个叫刘玉军的,可是已经过世了,有认识这位过世的刘玉军的居民,听了就顺嘴说了句“已经死了半年多了,别找了”。理查德听了,伤心地哭了半天,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找到警务室的老李,热心的老李为他找回了老朋友。

那封感谢信现在被老李放在了自己的荣誉柜里,跟他那些荣誉证书、奖杯摆在了一起,虽然它没有红绒面,没有烫金字,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A4纸,上面的英文字老李还一个都不认识,但老李每次看见它,都笑得很开心。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