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宿州市首届“十佳交警”、“十优交警”颁奖晚会举行。当获得“十佳交警”称号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陈海涛登台领奖时,晚会出现了高潮。一位白发老翁推着轮椅,上面坐着他瘫痪多年的妻子,当主持人问老人认识不认识身旁的陈警官时,老人流着泪嗫嚅地说:“认识,他是一个好人!”
在马路上执勤的“陈老师”
表现突出被推荐为工作标兵
“用力干只能合格、用心干才能优秀。”这是陈海涛的一句“口头禅”。2004年7月,陈海涛大学毕业后来到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从事路面管理工作。从此,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他每天清晨来到岗亭,警容严整、精神抖擞地疏导交通。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在他规范、刚劲、优美的指挥手势引导下,不断地分离、交融,井井有条地向四面八方流动。
由于表现突出,陈海涛被大队和中队领导推荐为工作标兵,并安排担任宿州市第十二小学护学交通岗民警。这是宿州市第一个护学交通岗,也是大家学习的党员模范岗。在护学交通岗执勤期间,陈海涛积极研究解决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的对策,完善了学校门前的标志标线和红绿灯设置,与老师一起研究小学生安全防护措施,为小学生上交通安全课。他在岗期间,学校门前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更没有发生因学生上下学而引起的交通堵塞。
宿州市新汽车站、汽车一队等运输企业均在陈海涛所服务的辖区。为了从源头上筑牢预防交通事故第一道防线,陈海涛同中队民警多次到运输企业给驾驶人开展培训,和驾驶人谈心聊天,很快和驾驶人打成一片,在交谈和笑声中给驾驶人传递安全行车信息,提升了驾驶人文明出行的自觉性,驾驶人亲切地称他为“陈老师”。
“阳光执法”让人心服口服
处理73起重特大事故无一投诉
2008年6月,因工作需要,陈海涛被调到事故中队工作。5年来,陈海涛处理的73起重、特大交通事故都顺利结案,没有一起被复议、投诉,领导评价他是“最稳重的民警”,同事称他为“最阳光的交通警察”。
今年6月8日,高考第二天,8时34分,在银河三路宿城一中南大门前,一辆爱心送考车驾驶员不慎操作失误,撞向正在候考的学生,造成1名考生当场死亡、3名考生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接报后,陈海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组织民警疏散人群,稳定围观群众情绪,积极协调医院抢救伤者,一边组织勘查现场。由于事发突然,伤亡严重,又值高考期间,引来多家媒体现场报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陈海涛有效规范地处理现场,很快绘制出事故流程图,按撞击点、鉴定结果形成责任认定,很快步入司法程序。之后,他又及时安抚死者家属及伤者,并督促肇事方单位主动配合经济赔偿事宜,使这起重大交通事故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得到了妥善处理。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的职责不是要急于去惩治肇事者,而是依法办案,给受害者一个公道,还受害者一个说法,让情与法在阳光下运行。”这是陈海涛处理交通事故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人生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
与困难当事人结“亲戚”
60多岁的老潘患有白癜风,找工作时屡遭歧视,只能干一些重体力活,其老伴患有软骨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常年在外地打工。在一次轻微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陈海涛认识了老潘,并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老潘这一家确实困难,我虽然不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但逢年过节时,我可以带点米、面、油这些生活必需品去看看他们,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寄托和希望。只要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就这样,陈海涛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老潘家。“老潘,你家咋还有个警察亲戚呢!”时间一久,陈海涛被邻居们认为是老潘家的亲戚。像老潘这样的“亲戚”陈海涛还有很多。
同事和身边的朋友对陈海涛的做法不理解:“他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对此,他却笑笑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交通事故处理完了,我也多一门‘亲戚’,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而且‘亲戚’越走才越亲啊!”(通讯员 马闯 海川)
·江苏盐城交警带三轮车车主在招聘会上找工作
·安徽公安厅交警总队机关转作风下基层办实事
·[视频]长沙交警新增61个交通高峰岗点
·[视频]辽宁交警提醒注意雾天行车安全
·山东枣庄交警抓获21名网上在逃人员
·[视频]长沙交警新指挥中心正式启用
·[视频]长沙交警新指挥中心正式启用
·记湖北十堰市交管局信号灯维修交警王传军
·西宁交警采取措施防大气污染
·河南郑州交警严查交通违法保道路平安畅通
·货车司机多项违法交警开出“最严罚单”
·陕西公安厅推行交警和路政联勤联动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