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然而,在兴山县较为偏远的地区之一水月寺镇,却有一位年近50岁、做了20年片警的“老革命”——李先国。
在老百姓眼里,他是随叫随到的“110”;在棘手的纠纷面前,他是端平的“一杆秤”;在同事后辈心里,他是掏心窝子真诚待人的“师傅”“李叔儿”……
464多平方公里,2万多居民,水月寺镇几乎每个角落、每个日子都留下了李先国春风化雨、守护平安的身影。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先国”;哪里有“先国”,哪里就有公道正义。平凡岗位20年坚守,他用一片真心守平安,用一腔热血铸警魂。看似枯燥无闻的背后,倾注的却是一个基层民警无怨无悔的青春与热血。
>>>扎根基层20载
年年春节驻守值班室
9月20日,正值中秋小长假。当记者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水月寺时,李先国刚从60公里外的树空坪村处理完一起邻里纠纷赶回来。跟记者匆忙打了声招呼,他先是麻利地填写好出警记录,打电话联系好另一起案件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后,才拿起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水,有些抱歉地说道:“过节期间,人员紧张些,比平时忙多了。”
1985年投笔从戎,1989年光荣退伍参警。从20出头的青葱小伙,到年近50的“老革命”,走村串巷、翻山越岭、赶趟似的出警对普通社区民警李先国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在水月寺派出所每年300余起警情中,李先国处理的警情占到80%以上。20年来,调处各类纠纷2000余起。“师傅总说,警情就是命令,就是群众的安危,容不得片刻耽搁。去年一年,除了请3天病假,师傅有333天都在所里执勤。在我印象里,十多年来他从没休过一次公休假。”水月寺派出所所长万波是李先国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在他眼里,“师傅”就是一个“铁人”,20年来,每个春节他都坚持驻守在所里,而把回家过节休息的机会让给家在外地的年轻民警。
>>>贴心服务用真心
辖区群众点名找“先国”
就在记者与李先国交谈时,派出所大厅传来的一阵吵闹声打断了采访。大家急忙出去看,只见一位聋哑人指着墙上警务牌中李先国的照片,神色焦急地向一旁的民警比划着。
见此情景,被“点名”的李先国赶紧上前,一番比划后,很快弄懂这位聋哑村民是要李先国帮他办理身份证。核查、拍照、登记资料,不出十分钟,李先国便帮其办理好相关事宜,并耐心地比划道:“放心,证件办好后,我会托人给你带到家里去。”“不管白天夜晚,居民碰上疑难事情,只要一个电话,李先国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经他调解,准见效。”当地居民对李先国的贴心服务早已是津津乐道,水月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安桂年说,社区群众都知道派出所有个“片警”叫“先国”,把他当自家人,遇上棘手问题,总爱找“先国”先商量商量,“他就像辖区群众的‘主心骨’和‘定心丸’。”安桂年说。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李先国累计为群众解决问题1000余件,为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捐款捐物。2011年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及宜昌市的“优秀社区民警”,并荣膺三等功一次。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呵呵一笑:“我没做什么,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走百家门知百家情
熟门熟路堪称“活地图”
作为兴山县较为偏远的地区之一,水月寺镇山大人稀,派出所每位民警平均要管辖80平方公里的区域。大山深处的村落里发生警情,常常要开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有些地方不通公路,出一次现场要在山里的羊肠小道上步行大半天时间。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只有对辖区的民情了如指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从做基层工作开始,每次去村里出警,我都会把周边住户情况全部摸一遍,并时常走访,熟记于心,在脑海里画出一幅地图。”李先国说,只有这样,才能争分夺秒,急群众所急。
对于“师傅”对辖区熟门熟路的经验,派出所几位年轻民警都打心眼里佩服。“随便说起一个辖区居民,李先国都知道他家的具体位置。我们出警时,碰上不知道怎么走的岔路口,问师傅准不会走错。”年轻民警李晓枫感叹道。
李先国负责的责任区有4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机关单位17家,学校4所,宾馆2家大小门店150余家,常住人口占全镇的一半,偌大的辖区事多而琐碎。但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李先国早已对每一条街道,每一户居民,每一处地名了如指掌,用他的话说:“走百家门,才能知百家情;问百家事,才能暖百家心。”
>>>对症下药急人所急
端平“秤杆”擅长解纠纷
熟悉基层工作的人都知道,调解纠纷是难中之难,被公认为衡量基层工作水平的“试金石”。水月寺镇与夷陵区接壤,社会治安相对复杂,加上矿山多,处理各类纠纷最能考验基层民警的真功夫。
2005年,水月寺镇树空坪村因矿产开发,形势复杂,占地、劳资、搬迁等各类纠纷相对集中。为彻底调解这些问题,李先国干脆卷起铺盖,在山上租房日夜驻扎下来,协助当地相关部门守护一方平安。
其间,李先国一位朋友的父亲因为岁数大,被禁止到矿井下务工,心中不满的老人竟向井里泼粪泄恨。李先国没有顾及朋友之情,依法秉公处理。当老人被派出所拘留并接受教育后,朋友一家人竟对李先国心服口服,交情更胜从前。
2009年,辖区一矿山农民工为了130万元的工资,与磷矿企业发生冲突,点名要李先国协助调解。1月的天气,大雪封山,李先国和同事连夜驱车赶往现场,一边与镇、村干部耐心向当事人讲解法律规定,一边积极与厂方协商解决工资的问题。经过沟通,企业承诺在年前付清农民工工资。夜半,李先国驾车返回,途经海拔1500米的七里山悬崖时,车辆侧滑不慎翻入十余米高的山下,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了半年才逐渐康复……“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仅靠推心置腹还不够。还要因人而异,找准心结对症下药。有时为了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先挨一顿骂都是常有的事。”李先国说,很多自己调解纠纷的事情都不值一提。但正是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责任与真诚,渗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以至于辖区群众有了矛盾,双方找到派出所都常说“要先国来调解,他公道无私”。但在李先国看来,老百姓有困难想起自己,是对自己的信任,一个电话就是一个沉甸甸的期盼,绝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言传身教传帮带
春风化雨树一面旗帜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水月寺派出所,与李先国共事的同事有的升迁,有的调回县城,有的下海淘金,唯有他始终坚持扎根基层的信念,一干就是20年,而经他手带出来的“徒弟”,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2010年至今,水月寺派出所相继补入3名新生警力,去年刚毕业的民警李晓枫、李耐刚接触社区警务时,琐碎如牛毛般的工作让两人愁得不知从何下手。李先国主动请缨,对于每一个程序、每一个敏感点、每一起纠纷细心指点,把自己从警多年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我是外地人,刚来时生活不习惯不说,工作中连当地话都听不懂。每次出警,李叔都带着我手把手教,给我当‘翻译’。大雪封山的寒冬,他都会开车陪我们上山。”提起李先国,年轻民警李耐满怀感激,说自己能迅速成长,离不开李先国的言传身教。
年轻民警李晓枫更是尊称李先国为“干爹”。“他就像我的亲人一样,节假日回不了外地老家时,他都会把我喊到家里吃饭。”李晓枫说
在群众心坎里,李先国是一名好“片警”。而在同事、同行眼里,李先国让人钦佩的不只是他的业务能力,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让大家敬佩。在李先国这面旗帜的带领下,水月寺派出所新老民警传帮带蔚然成风,小伙子们都戏称:“李先国就是我们在公安工作中的引路人。”
·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烈士
·张丹鹰:一片丹心守护尊严和希望
·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烈士
·追记为救群众英勇牺牲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
·流动法庭进村来
·伶仃洋上一座永不落闸的关口
·伶仃洋上一座永不落闸的关口
·托起破产企业重生梦的法官
·蒋挺:挑得起破案重担的行动队长
·滕超:提出的船舶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
·独臂刑警陈冰挖新案出现场两不误
·青铜峡3名基层法官的半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