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常州开拓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途径

2013-10-24 11:03: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记者 戴丽娟 特约记者 肖天存 常 少

    近年来,常州两级法院在加强涉少刑事审判工作的同时,着力探索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制度的建立,通过庭前倾听法、心理疏导法、判后释疑法等多种举措,不断开拓未成年人利益司法保护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获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2008年以来,全市少年法庭共审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3000余件,占少年庭全部案件审理数的六成,其中调解撤诉结案的占67.23%,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为5.92%。少年审判工作先后获得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先进集体、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政法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庭前倾听 妙解心结

    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庭前倾听根据具体案情,在开庭之前安排一定的时间分别约谈双方当事人,给当事人有一个尽情陈述、倾诉的机会。法官作为倾听者的角色,听取当事人的各自陈述,让其能够宣泄心中的情绪,表达内心的愿望,在此基础上适时进行疏导,以帮助当事人通过诉讼消解怨气,理顺情绪,从而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许多涉少民事案件案情并不复杂,法律关系也较为简单,直接做出判决,工作量会小很多。但为避免诉讼给未成年人带来心理负担,尤其是庭审时产生心理阴影,常州市法院少年法庭在案件审理中普遍推行庭前倾听的工作方法,将庭前倾听与案件调解有机结合,缓和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对抗情绪,引导其理性参与诉讼。

    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当事人情绪容易波动,理性思维变弱,行动易受感情控制。面对这种情况,法官的倾听能起到安抚作用。常州法院与当事人谈心情、拉家常、说亲情,使法官既可从中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又能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从而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

    汪某与张某经过两年多的交往结婚,婚后因两人经营连锁茶叶店,分居两地缺乏沟通,影响了夫妻感情。法官在约谈当事人的过程中发现双方还是有感情的,也担心家庭现状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很想挽回这段婚姻。于是法官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鼓励双方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庭前倾听工作法使许多案件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心理疏导 沟通感化

    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的增多,众多未成年人利益保护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有的父母为尽快达到离婚目的,对子女问题随意处理,有的父母拒绝对方对子女的合法探视,这些不正常心态都极大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此,常州法院积极推行将心理疏导引入到涉少民事案件的审理中,既有由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法官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进行辅导,又专门聘选了一批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心理辅导。中院少年庭与市心理卫生协会协作,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向涉案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发布提供心理卫生咨询公益性讲座的各类信息,把案件审理与心理疏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为追求自己利益,忽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当事人,庭前、庭中、庭后都会给予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唐某与姜某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一案中,唐某对一审法院将两个小孩都判给自己非常不服,情绪激动。承办法官对这一情况十分重视,先是庭后电话安抚唐某,其后又两次来到唐某在金坛市的家中,与其面对面交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疏导下,唐某终于想通了。她坦言,能见证两个孩子的成长,参与他们的成长足迹,虽然辛苦一点,耗费的精力多一点,但静下心来思考,却能体会到幸福。唐某感谢法官一语惊醒梦中人,否则她差点失去了一个孩子。

    判后释疑 答疑解惑

    常州法院积极地运用判后释疑工作法,将其与开展案件回访有机结合,改变单纯的“居中裁判”、“一判了之”,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释疑解惑,消除纷争,修复关系。在判后释疑中特别重视使用当事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因为有的当事人文化程度不高,只关注裁判结果,不关注裁判理据,有的虽然看了裁判理由,但却没有真正理解法言法语。为此,对于那些涉及孩子抚养的离婚案件,少年法庭在签发裁判文书的同时,还专门附上一封“给离婚案件当事人的信”,通过判决讲法、信函讲情,用真心融化矛盾坚冰,增强裁判文书的亲和力,促进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的理解和接受。常州法院还邀请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和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做好释疑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在顾某与裴某离婚纠纷中,二审中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顾某撤回上诉。协议中双方同意离婚并约定两周岁的婚生女跟随母亲裴某生活,裴某承担一万元债务并赔偿顾某精神损失一万元。此前的一年内,小孩一直是由顾某的父母抚养照顾,第一次开庭时顾某也强烈主张抚养权。现在一下子要交给裴某,法官担心顾某一方又会舍不得。为避免交接时出现状况,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将交接地定在顾某住所地村委会,当天的交接也由一、二审主审法官共同主持进行。协议最终顺利履行,现小孩跟随裴某生活,顾某每周六、周日均可行使探视权。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创新实践
·浙江宁波通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情况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播撒爱的阳光和雨露
·[专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播撒爱的阳光雨露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播撒爱的阳光和雨露
·四川高院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路

·四川高院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路
·江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