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烈士

2013-10-24 09:08: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为民献身的模范学员

追记见义勇为的武警学院学员陈洲贵烈士

7月31日,福建东山屿南浴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6人卷入大海,年轻的陈洲贵奋不顾身下海救出一人后,再次冲入海中……

8月1日,家人在搜寻,公安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在搜寻,当地渔民也自发在搜寻……

8月4日,噩耗传来,陈洲贵遗体在马銮湾附近海域被发现。

8月6日,东山县殡仪馆,英雄陈洲贵遗体告别仪式举行。武警学院边防系十三队学员陈洲贵,将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2岁。

瘦高的个子,略黑的皮肤,腼腆的笑容,这个年轻帅气的大男孩,是同学眼中的“超好人”、队干部眼中的好骨干、亲友眼中的好孩子;二级英模、革命烈士、公安部“为民献身模范学员”、教育部“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英雄壮举的最高褒奖。

陈洲贵在他的高中文章《利与义》中这样写道:在我的印象中,含“义”的成语特别多,比如“舍生取义”、“义薄云天”、“正义凛然”、“见义勇为”……我一直有一种感觉,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义的追求……人们必须放弃利益、财富甚至生命来诠释“义”的价值。回顾他短暂的生命,陈洲贵时刻用行动在回答对“利”与“义”的选择。

舍生取义——生命的最美绝唱

7月31日下午,福建东山屿南湾海边出现险情,海里突然起了巨浪,猝不及防间,有6人一下子被卷入深海区。

目击者描述,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一边跑一边脱衣服,第一时间冲进海里救人。

获救的广东游客郭某哽咽着回忆当时的情景:“我正在浅海区游泳戏水,突然一阵大浪就把我卷到了深海区,两只脚已踩不到沙地,整个人被海水淹没。我喝了很多海水,拼命呼喊救命,这时一位理着平头的年轻人奋力向我游来,使劲把我推到了浅水区,迷迷糊糊中听到海里还有人在喊救命,年轻人似乎又去救别人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是陈洲贵。”

在海边长大的洲贵怎么会不知道,事发海域水底暗流密布,地形错综复杂,水性好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水。平时他是一个谨慎细心的人,每次游泳都是结伴而行。他散落的衣物呈直线型排列,可以想象,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他并没有丝毫犹豫和片刻迟疑。

英雄的壮举发生在瞬间,积淀在平时。

陈洲贵救人牺牲的消息在当地传开后,他曾经实习过的漳州市边防支队舰艇大队政委李锋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表示:“洲贵做出这样的举动,说实话,我并不感到意外,在实习期间我就发现,船艇保养、除锈上漆这些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海上执法、跳帮检查,这些危险事他总是冲锋在前,陈洲贵天生就是一个当军人的料,如果不是遭遇不幸,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边防军人,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这些评价在陈洲贵的队领导和战友中同样得到了印证。

从小学到高中,陈洲贵就是一个模范生的“样本”。连续10多年担任班长,多次荣获漳州市、东山县“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诚实谦虚、思想积极、乐于助人,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少年”。在同学眼中,他学习好得让人羡慕,人缘好得令人嫉妒,加上个子高、长得帅,在班上是一个十足的偶像人物。

梳理陈洲贵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脉络,不难发现,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是一名军人忠诚、正义之心的驱使。

有情有义——青春的最佳诠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洲贵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东山县建兴制冰厂的一名普通职工,母亲没有工作,姐姐是东山县邮政局邮政储蓄所临时工,妹妹正在高中学习,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负担较重。从小就懂事的他非常体谅家里的实际困难。高中三年,他基本没买过新衣服,总是穿亲戚的旧衣服。到武警学院上学后,他每个月将津贴的一半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存起来,只给自己留下必需的一点生活费。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寄去500元,父亲节的时候,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新皮带送给父亲。今年暑假,他特地给爱听歌的妈妈买了一个音乐播放器,妈妈十分喜欢,洲贵牺牲后,妈妈每天都把它攥在手里,一遍遍听儿子给她下载的歌曲。陈洲贵的姐姐说起弟弟来,悲痛之情难以自抑,“洲贵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对父母特别孝顺,对妹妹的学习特别上心,说起来我这个作姐姐的还很惭愧。前两年我读大学时,弟弟自己省吃俭用,却时不时地给我寄生活费”。

陈洲贵的乐于助人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有的时候还显得有些固执。与他同为福建老乡的边防系四队学员高俊鹏,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就是今年暑假,我们结伴从北京坐火车到福州,中途认识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小伙子。后来,这个小伙子的车票丢了,洲贵一直安慰他,和乘务员解释,并挨个车厢寻找。19个多小时的车程,他找了16个小时!最后找来列车长,同意免费补票才罢休。”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每每遇到救助孤残、捐款捐物等活动,陈洲贵却总是特别积极。廊坊市弘德家园孤儿院的孩子们可能还会记起陈洲贵,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带去学习生活用品,还和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可亲的大哥哥。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陈洲贵的光荣事迹感动了整个东山岛,激励了武警学院全体官兵。福建省、漳州市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当地很多群众自发到海边祭奠英灵,到殡仪馆送别英雄。正在深入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武警学院,掀起了宣传学习陈洲贵的热潮,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在传颂着他的事迹,通过各种形式寄托哀思,表达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坚定了继承英雄遗志、献身公安现役事业的决心。像陈洲贵一样,做一名义字当头、俯仰无愧的“大写”军人和真正的共产党员。(记者 李恩树)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