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陕西

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坚持群众路线实践调查

2013-10-24 09:05: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未央,意为“繁荣兴盛,不尽不衰”。

    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北移,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已全面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聚汉风唐韵、集开发优势。如今,这片热土催生了一个全国优秀法院——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

    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010年被陕西省高院荣记集体一等功;2011年、2012年在西安法院系统综合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是唯一一个总分超过百分的先进集体;2009年以来,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政法委、省高院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田明慧,这个优秀集体的“领头羊”,将荣誉的获得归结为一条简单的经验:坚持不懈地走群众路线。“司法工作要接地气,要充分汲取群众‘土壤’的滋养,才会收获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初秋时分,记者赶赴未央,捕捉和感受这份奋进与希望。

    看似“轻松”的院长接待日

    9月9日,上午8点半。

    未央区人民法院院长田明慧准时坐在了信访接待室。

    每周一的院长接待日,是六年前他上任伊始定下来的制度。“与群众面对面,有利于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对、办实。”清晨的阳光烘托出田明慧饱满的情绪。

    坐在接待室一角,记者也开始一同等待当事人的到来。结果却不免让人失望,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情况仍然是门可罗雀。

    “看来院长今天很轻松啊。”

    “是啊,其实近两年来涉诉信访的案件一直在逐年下降。老百姓心安了,也就不来反映问题了。”

    “虽说院长接待日放在每周一,但老百姓真有事情来找,院长办公室的门也是随时敞开的。”

    从不拒绝群众的到访,愿意倾听百姓的诉求,未央区法院的院长接待日实际上已延伸到了每个工作时间。

    攀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么一组数据,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未央区法院的收案数逐年攀升,去年已突破万件,达10864件,位列陕西全省基层法院第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涉诉信访案件数却在下滑,去年一年发生的信访案件大致为5件。

    “从诉前、诉中,到执行阶段,努力消除和化解涉诉信访的意识,一直是贯彻始终的。”未央区法院办公室主任张红说。

    未央区法院副院长李甦告诉记者,努力搭建体察民意、倾听民声的平台,依法妥善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是做好立案信访工作的关键。在他看来,未央区法院推行的“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对于攻克信访骨头案成效颇为显著。

    1993年,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老年协会向会员每人集资300元,并承诺高额回报。可老年协会在1995年向每人支付了36元的利息后,再无任何分文回报,致使参与集资的1300余名离退休人员多次集体上访。

    2012年3月,负责包案的田明慧亲自挂帅,带领办案人员多次奔波往返,悉心地做着各方面和老职工们的工作。通过多次与西航公司领导、主管单位和信访当事人当面沟通,又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座谈商讨,田明慧不停思考着、探索着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出路。

    经过数月的艰辛奔波,案件终于出现了转机。最终,在法院和西航公司的共同调解下,西航公司处级以上干部,以自愿捐款的形式筹集资金,向1300余名西航公司老员工们返还了20年前的40余万元集资款。

    西航公司老员工自发地联合签名,给法院送来了感谢信。他们用一首打油诗表达了感激之情:“未央法官不失信,公平正义为人民,吃苦耐劳解难事,百姓满意感谢您。”

    “法官不仅要面对面亲近群众,心贴心想着群众,更要实打实帮着群众。”田明慧说。

    “只要我们心中有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会得到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要提升满意度,树立法院的良好形象,就应该像未央法院这样为民执法。”西安中院院长任高潮高度赞誉。

    原来,看似“轻松”的院长接待日,背后浸润了法官们不辞辛劳的汗水。

    百分之一的希望与百分之百的努力

    9月9日下午2点,记者又驱车前往未央区法院三桥人民法庭。

    摇下车窗,撞入眼帘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大拆迁、大建设的喧闹之景。同行的张红介绍说,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三桥镇尤为突出。由于处在城市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的前沿,三桥镇大规模实施城中村改造,由此带来的拆建、开发、物流、商贸等矛盾纠纷激增。

    为了走出案多人少的困境,只有5名审判人员的三桥人民法庭,从2008年起就试点创建了“41068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通过诉调对接、繁简分流、小额速裁、联动调解等,走出了一条便民、利民、惠民之路。

    三桥人民法庭坐落于小镇的一条胡同内,院落干净、雅致。

    记者发现,法庭几乎所有的办公室都关着门。一询问,原来同时有几个案子在开庭。

    “人均年结案200多件,任务繁重,但大家干劲很足。”开庭间隙,法庭副庭长同创匆匆抛下一句话,转身又开庭去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仅今年前四个月,全庭干警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12面。

    “患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医生就会全力抢救;化解民事矛盾纠纷是法官职责,只要有百分之一化解希望,我们就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今年4月18日,时任三桥人民法庭庭长、全国办案标兵王建安做客中国法院网时这样说。

    未央法院副院长徐世界介绍说,2010年法庭在辖区聘请了136名司法协理员,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网格建立到了最基层,采取委托调解、协助调解、人民调委会协议确认等多种形式努力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据统计,近三年来每年均有上百件案件通过这种“四调联动”的方式得以化解。

    在三桥法庭,记者看到了一张很温暖的照片,36名农民工和法官、司法协理员亲切地聚在一起,笑得很开心。

    照片诉说了一个更加温暖的故事。

    今年2月5日上午,寒风凛冽,但三桥人民法庭农民工讨薪现场却暖意融融,36名来自河南省潢川县的农民工欣慰地数着手中的钞票,领到了辛苦一年的血汗钱。这是三桥法庭启动农民工劳务费清收联动机制以来,继1月17日为74名四川籍农民工讨薪逾百万元后又一成功案例。

    董某等36人受雇于西安银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在三桥街道新店村“柏林春天”工地干活,眼看年关将至,但建筑公司因资金周转不开而未能兑付劳务费,农民工们心急如焚。2月4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大家找到三桥人民法庭多元化解办公室进行咨询。法庭副庭长王革听完诉说后当即表态,“你们的急事就是我们的急事,决不让你们空手回家过年。”说完马上召集庭室干警专题研究解决方案。

    全体干警及司法协理员分为调解组、兑付组、后勤保障组,分头行动、密切配合。经过调解组长达四个多小时的释法明理,建筑公司终于同意挤出资金发放劳务费。

    次日,在协理员王顺虎的协助下,兑付组对分配到每位农民工名下的金额逐笔确认并予以发放。看到干警们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积极维权的态度,农民工感动得热泪盈眶,“俺们打心眼里感谢好法官们。”

    2月5日下午,一面写有“司法公正为民工 热情调解见真情”的锦旗送到了法庭,农民工兴致高昂地要求与办案人员合影,定格下了珍贵的一瞬间。

    “现在法官的办案任务很繁重,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做到了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很受群众的欢迎。”故事中的义务调解员王顺虎一脸真诚地站在记者对面,顺手递来一份他创作的“天津快板”,改编自法庭“41068”便民措施。

    其中一句是,“四一零六八,措施便大家,轻松诉讼解疙瘩,法院是咱家。”

    把为群众服务的岗位建在一线

    未央,既是经济开发的热点,也是矛盾纠纷的聚集点,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未央区法院党组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广泛征求民意,未央区法院党组了解到企业和百姓最为盼望的就是社区村组有法官,建设工地见法官,群众身边站法官,矛盾调解靠法官,公正办案看法官。

    “法官们要切切实实地走群众路线,做到身心都下沉。”很快,未央区法院党组达成共识,把为群众服务的岗位建在一线,把法律宣传教育的窗口设在基层,把法院工作的平台移在前沿,关注和帮助解决百姓的大事、难事、烦心事。

    2012年10月,按照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未央区法院在已有的法官工作站、工作室和法官联系点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未央区富丽小区共有480户业主,2004年业主入住时,开发商承诺由市政集中供暖,但迟迟未能按约履行承诺。小区业主们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但供暖问题一直没有解决。2010年,小区业主们联合起来将开发商诉至未央区法院。

    法院判令开发商在2011年采暖季为小区业主们供暖,可开发商迟迟没有行动。无奈之下,业主们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负责这批案件执行的法官石东彦专门在富丽小区设立了法官工作室,以此为平台,深入到小区了解业主的诉求,召集业主代表与开发商座谈,为双方愈演愈烈的矛盾降温。当从市热力公司了解到,由于当地供热管口径太小,热容量不能满足市政供暖的条件和小区业主们的需求,执行法官就决定调整执行方案,将市政供暖变更为由开发商自建锅炉供暖。

    施工开始了,石东彦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走一走、看一看,有时一待就是半天,甚至一天,他真是放心不下。2011年供暖季开始前,富丽小区供热锅炉一次点火成功。

    “暖气片热咧,房子暖和咧。”业主王师傅兴奋地摸着家里已冰凉了多年的暖气片,对着老伴激动地大喊起来。

    一花引来万花开。目前,未央区法院已经在辖区内设立了176个法官工作室,扩大了司法服务全区大局、服务民生的范围。

    2012年6月,德国萨克森州法院代表团20位法官参观访问了未央区法院设在谭家街道百花园社区的法官工作室,对社区法官工作室所开展的工作赞不绝口。一位德国法官竖着大拇指感慨地说:“没想到中国的法官这么认真,真了不起!”

    “法官就像田里的麦穗,身心越下沉,分量就越重,带给老百姓的希望就越大。”田明慧表示。

    “未央区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但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法官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审执任务,化解了大量的信访案件,有效地提升了司法能力,希望未央区法院再接再厉,全力推进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对未央区法院未来的工作,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阎庆文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司法作风
·群众路线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实践
·江苏人大:绘制联系群众“路线图”
·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落实好
·群众路线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群众路线需重视的三个社会问题

·群众路线需重视的三个社会问题
·公安部召开党委班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