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带领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到城区主要干道巡查,查处违停“公车”。根据当地交警部门的通报,在当晚的巡查中,共有3辆政法系统的警车和一名政法工作人员的私家车因违规停车被市委书记“抓现行”。
公车乱用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久盛不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即便被发现,也往往不了了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治理公车乱停、乱用绝非一日之功。同时,一些地方在公车监督和管理上流于形式。从这次被曝光的违停公车来看,相关单位负责人既是“道歉”,又是“保证”,但除了交警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罚外,至今既未见相关部门挨板子,也没有任何人被追责。如果“光打雷、不下雨”,难免会让公众生出“作秀”的想法来。
治理公车乱象,既要加强监督管理,更要加强责任追究。市委书记不可能天天上路查公车违停,但是既然查到了问题,不妨索性在追责上动点脑筋,推出“续集”。只有监督与追责并重,规范公车管理才能起到标本兼治之效。
(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