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10月15日,成都市交警五分局和成华区教育局联合举行成都首个交通事故模拟体验真人秀。25名初一学生所乘坐的大巴车发生“侧翻”,4人当场“死亡”。而在接下来的处置中,因为失误,又有10名同学“死亡”。(10月21日《华西都市报》)
此次“车祸”虽然只是一场模拟体验,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真实车祸并不少见。但从体验结果看,成都这25名初一学生并没有交出合格的答卷。其中重大处置失误至少有两点:一是本是车祸事故求助,但报警时却称“就是火灾啊,火灾!”更严重的是,报警时没有交代车祸的时间和地点,导致了6名重伤者因救治不及时“死亡”。二是除“死亡”同学之外,当所有同学都爬出事故车脱险之后,全部站在事故车的后方,导致再次发生追尾事故,又“死亡”4人。
不难看出,“车祸”发生之后,慌乱成了学生的普遍心态。同时,相关报警求助、自我救助等常识和安全意识缺失,比如恐慌中报警说错警情,未报时间和地点;从“事故车”内爬出脱险后并未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等。
诚然,初一学生尚未成年,处置紧急情况、特殊情况能力等不如成年人,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一些基本性的报警常识、车祸自救方法和安全意识等的缺失实在是不应该。10名同学本可以避免“死亡”,但却因为处置失误而“殒命”于二次事故。面对这些,我们显然不得不追问:学生为何慌乱?为何不能镇静应对、科学与合理处置?进而,我们需要反思: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上、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培养上,我们是否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够,甚至没有做好、没有做到?
诚如记者手记中所言,虽然“如此重大伤亡的车祸,并非真实发生,但可能正发生在某个时段,某个地方”。在车祸、火灾、地震等类似意外的灾害中,我们都懂得如何自救、救人和报警求助吗?我们到哪里去学习和掌握应对突发事故或灾害的能力?面对这些问题,25名参与体验的同学需要反省,而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同样需要反思。
·云南一民警办案途中遇车祸牺牲
·浙江小伙10年救30多个车祸伤员
·河南光山车祸原因查明 货车司机因交通肇事被刑拘
·浙江青田:路遇车祸 干警奋力施救网友称赞
·江西 3人以上死亡车祸倒查教练责任
·交通部:车祸致3人以上死亡查司机培训责任
·交通部:车祸致3人以上死亡查司机培训责任
·道路交通悲剧是车祸之殇还是人祸之痛
·车祸之殇,还是人祸之痛?
·温州7死1伤车祸反思:无法回溯的假如
·小区车祸,儿童安全新隐患
·湖北:押解途中遇车祸 民警牢牢控制住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