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读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坚持群众路线实践调查一文,感触颇深。文章以案例入手,将未央区法院的工作全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基层审判机关扎实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竖起了标杆。

    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党和政府的全面工作指明了路线和方向,也为司法工作指明了路线和方向。未央区法院实践调查一文中介绍的未央区法院经验是中国基层审判机关实践司法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是中国基层审判机关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有效典型,值得各地各部门学习推广。

    未央区法院实践调查一文中介绍的未央区法院的种种举措和成效,让人不禁想起延安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将审判工作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办案效果的审判方式曾受到边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对于中国特色法治建设、对于我们的司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未央区法院的做法与马锡五同志当年的工作思路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只有深植群众“土壤”中,才能不竭“养分”汩汩来。

    当前,司法审判工作怎样才能深植群众“土壤”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如何”。一是法院系统如何进一步转变作风,与群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切实倾听当事人的心声;二是法官如何进一步俯下身子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实现群众百分之一的希望,让民生得到最切实的落实;三是如何坚持以群众欢迎与期待的举措,以务实的工作推动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建构解决社会纠纷的长效机制,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三个“如何”成为司法审判机关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司法为民理念的重要任务。未央区法院实践调查一文也正遵循这一思路而就,窥斑见豹。

    第一,法院系统如何进一步转变作风,与群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切实倾听当事人的心声,知易行难。正因为如此,未央区法院看似轻松的“院长接待日”才并不轻松。信访问题作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窗口”,是法院系统应该用放大镜去一个个仔细看的问题;是能不能把民众最关心的事情落到实处的问题;是证明法院系统化解矛盾能力的根本问题。田明慧院长提出“与群众面对面,有利于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对、办实”的做法,这是未央区法院对信访问题实地考察后高度重视得出的结论。在未央区法院收案数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涉诉信访案件数却在下滑。不管是“领导包案化解”制度还是由院长亲自挂帅的信访接待室,未央区法院都力图将矛盾消解于萌芽状态,其制度设计和落实情况都值得我们称道。例如,该院所办理的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老年协会集资案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以调查走访会谈等多种形式让双方当事人坐在一起,让法官和当事人坐在一起,让矛盾的产生者和调解者坐在一起。将矛盾展开来细致化,步步为营地进行矛盾的处理工作,从而避免了老职工们负面情绪的扩散和可能造成的不良结果,将矛盾的化解提前化。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实践群众路线的给养。

    第二,法官如何进一步俯下身子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实现群众百分之一的希望,让民生得到最切实的落实。

    “患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医生就会全力抢救;化解民事矛盾纠纷是法官职责,只要有百分之一化解希望,我们就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未央区法院的法官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未央区法院某法庭在辖区聘请了136名司法协理员,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网格建立到了最基层,采取委托调解、协助调解、人民调委会协议确认等多种形式努力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该院法官在工作中,在司法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公正地解决纠纷作为唯一方向去努力。以自己百分百的努力,拯救百姓百分之一的希望,以自己的职业、职责“帮人难处,雪中送炭”,正如文中“力促建筑公司挤出资金发放董某等36人的劳务费”案例所见,办案法官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积极维权的态度,令人感动,可圈可点。

    第三,如何坚持以群众欢迎与期待的举措,以务实的工作推动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建构解决社会纠纷的长效机制,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审判工作来源于群众也必须服务于群众,群众路线是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审判活动是法律运行的最重要一环,也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执政为民是一切司法活动的目标方向和价值追求,它的内在理念要求我们将群众路线树立为审判工作的必由之路。未央区法院的做法,踏实而有效地践行了群众路线,以务实的工作推动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建构解决社会纠纷的长效机制,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未央区法院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也是司法部门紧迫使命感、崇高群众观的体现,这种审判方式不仅是一种巡回审判和基层审判,也是法院系统将审判工作具体化的表现,有助于司法为民在基层范围内的进一步实现。

    在国家处于转型期、爬坡期的今天,在社会利益格局分化组合、民众需求多样、社会矛盾复杂的当下,期盼能看到更多基层法院在践行群众路线的道路上做出类似的努力、扎实而义无反顾地前行,也期望能看到法制新闻工作者像实践调查一文作者一样,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做法,凝聚、传播正能量,以小见大、聚少成多,为中国法治化进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 贾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