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民警的“不了情”
————记荆门高新区迎春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吕传声
40年党龄,还有四个月退休——湖北省荆门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迎春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吕传声,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贡献给心爱的公安事业。
即使是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也不能一推了之。
因为这一推,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将会疏远
今年3月8日上午,老吕发现,掇刀渔场2组近50名男女簇拥着四辆装满泥土的农用汽车,准备去围堵一家工厂。原来,该公司排放的废水导致附近几十口水井变异,人畜饮水困难,几经反映未果。
老吕思忖:水为民生之必须,这个“皮球”不能再踢了!他把牵头者张某喊到一旁唠嗑:“这事由我替你们反映上去,一周内争取有个说法,怎么样?”
乡亲们离开后,老吕开始挨家挨户对水井、水质作摸底调查。有人劝老吕:“村、企之间矛盾多,和你八竿子都沾不到边,你最好莫去趟这潭浑水!”老吕不以为然。经过几次调解,企业、村民终于达成协议。9天后,自来水流进了该组每家农户。
即使是权限范围以内的事,也不能一罚了之。
因为这一罚,社会和谐的因子就会减少一成
阳坤工业园是开发区内一块消防“重灾区”。由于先天不足等历史原因,工业园内上十家企业、单位消防概念淡薄,多次检查难以达标。附近小旅馆、网吧、餐饮业一家连一家,无消防通道,无灭火设施,无来客登记。老吕想,这不是下几次隐患整改通知书或者是罚款那么简单的事。那样做,民警自身是没有责任了,可众多靠血汗钱养家糊口的业主们被火灾吞噬后又去找谁喊冤?他到处寻找突破口。“玉兰服饰”纳入了他的视角。
“玉兰服饰”是一家制衣企业,总经理吴玉兰是一名国企下岗工人,经过15年打拼,目前拥有近百名员工,近70台设备。但工厂因防火层次差,过去屡屡被公安消防部门警告,责令整改,拉闸停业。吴玉兰同公安及消防部门的警官们吵过架,甚至带员工姐妹们到区政府静坐示威,每次整改过后,都是“姑娘穿妈的鞋,老样子”,里面连最简单的消防设施都没有一件。尽管如此,吴玉兰仍然牢骚满腹。老吕先后9次登门,运用身边及外围大量的案例同她侃侃而谈。一次次谈话,一次次剖析,终于感动了吴玉兰,使她完善了工厂的消防设施。有吴玉兰这只“头羊”牵引,阳坤工业园一带消防安全普遍提升一个层次。
即使是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的事,也不能一走了之。
因为这一走,警察的良知没了,群众的心就冷了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老吕接到报警,到清水园小区处理两件事情。案由简单:一个外地来的精神病患者在垃圾箱内“定居”;另一件事:一户居民在两棵树之间拉了铁丝,用来晾晒被子,从而影响树木生长。老吕去后,将精神病患者送去救助站;接下来,把拉铁丝的业主喊出来理论,直到别人收了铁丝,他才作罢。
事情处理完,正准备走,一个叫刘元珍的大嫂拉住了他,刘元珍是拆迁户,家中有个87岁的父亲中风偏瘫在床。刘大嫂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不肯同大爷同居一室。拆迁过来建房时,刘大嫂夫妇在房后专门修了一间平房,供老太爷居住。无奈,城管部门最近检查发现了这间“违章建筑”,口头责令她拆除,限期一周。夫妻俩因此急得嘴上起了泡。老吕左右为难:管吧,这超出了职权范围,不一定办得好;不管吧,这老实巴交的夫妻俩真是可怜。老吕一咬牙:“这样吧,3天之内,我给你们一个准信!”第二天,他拿着刘氏夫妻的申请,加上物业部门出具的证明,专程向城管局主管汇报,城管局领导当即拍板:特事特办,由刘氏夫妇写下书面承诺:老太爷过世之日,即违章建筑拆除之时,刘氏夫妇家人皆大欢喜。(通讯员 王少军)
·蒋挺:挑得起破案重担的行动队长
·滕超:提出的船舶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
·独臂刑警陈冰挖新案出现场两不误
·青铜峡3名基层法官的半个工作日
·刘爱清:在“窗口”闪光的不只是青春
·巩洋:在创新中践行服务诺言
·巩洋:在创新中践行服务诺言
·章保龙:他没有一天离开过农村农民
·陈冰:身残志坚的当代公安“保尔”
·顾光:退二线的一线警员
·“警务微博达人”杨加成轶事
·“生态代表”杜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