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杨维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的报告。周强透露,要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努力在2至3年内将全国法院人民陪审员数量增至20万左右。
做好人民陪审员工作,扩大人民陪审员队伍是基础。报告指出,各级人民法院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广泛吸收各阶层人士参加陪审工作,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司法民主、推进司法公开、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民意的功能。
周强说,“要注重强调人民陪审员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广泛吸收社会不同行业、性别、年龄、民族的人员参加陪审工作,努力提高基层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社区居民等群体的比例,确保基层群众所占比例不低于新增人民陪审员的三分之二。”
周强强调:“要坚持把品行良好、公道正派作为主要选任标准,适当放宽学历条件,让更多的基层群众能够直接参加审判活动,依法行使公民的民主权利,支持和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使人民陪审员队伍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积极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有生力量。”
周强还强调,要改进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强化法官的法律指引和告知义务,坚决支持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切实解决“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问题。
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各地法院注重对一些社会关注、案情复杂的案件,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如今年以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长春“盗车杀婴”案、海南“校长带女生开房”案等。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要进一步扩大陪审案件范围,越是社会关注的案件,越应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
据了解,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全面实施,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审判活动。全国目前现有人民陪审员8.7万人,比2006年增加3.1万人,人民陪审员总数已超过基层人民法院法官的二分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全国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总数共计628.9万件,其中刑事案件176.4万件、民事案件429.8万件、行政案件22.7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