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诗词歌赋

诗歌:向人民致敬

2013-10-23 16:54: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共和国的第六十四个华诞,

千年古都一个不寻常的秋天。

天色凝重,秋雨多情而缠绵,

国旗,在游人注目礼中舒缓地翻卷。

此刻,肃穆于世界最大广场上的,

是党的中央政治局和扎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敬献花篮,举行特殊的国庆庆典,

面向世界,坚定地表达实现中国梦的信念!

一束强大的信息流从天安门发出:向人民致敬!

如霹雳惊雷,回荡在千百万共产党人的耳边!

顷刻,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涌起千般诗绪,

禁不住情动于中、热泪盈眶、浮想联翩。

国歌的旋律啊,还是那么悲壮激越,

震动神经末梢,沸腾热血心田。

先烈们从纪念碑浮雕中走进现实的中国,

祭奠的花篮幻化为想象的彩蝶翩跹……

在新的历史坐标点,我们党向人民致敬,

仿若重新翻读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画卷。

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天骄康乾,

真是历史舞台的主角主演?

圣旨奏章、宫廷权谋、朝代更替、将相博弈,

真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演变?

不是,绝不是啊!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的反抗火把,

才是暴秦速亡、楚汉争霸的导火线。

辛亥年武昌首义的炮弹,

终于把腐朽的帝制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开疆拓土、屯垦戍边、金戈铁马、农耕蚕桑,

主力军是千百万默默无闻的黔首墨面。

诗经乐府、火药司南、唐诗宋词、中医武功,

诞生于历朝历代的芸芸黎元。

在92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向人民致敬,

仿佛重新审视自己的幼年、少年、青年、壮年。

公元1921年,党是一个小小的胚胎,

植入人民的母体中,快速孕育、蓬勃发展。

长征途中,多少次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抗战岁月,多少回濒临绝境、转危为安?

谁助我们挺进大别山、决战东北、逐鹿中原?

谁帮我们千船万舟竞发,强渡长江天堑?

谁与共和国一起勒紧裤带、忍饥挨饿、共度时艰?

谁在清明广场,扬眉出剑,把颠倒的乾坤扭转?

是小岗村农民的血手印戳破了僵化的旧体制,

是酒泉那支年轻的团队放飞探索天宫的神箭,

是蛇口打工仔的手表拨快了共和国的节奏,

是穿梭于大漠的橄榄绿护卫着边境的安全。

如果把共和国大厦比作巍峨的南天门,

人民就是无数基石叠加而成的泰山。

如果再进一步比喻人民与党,

诗人还有更形象更简洁的语言:

就像严父慈母对于儿女一代的哺育,

就像江河湖泊对于舟楫风帆的承载,

就像阳光雨露对于世间万物的滋润,

就像肥沃土壤对于种子根系的温暖……

请史家翻检史书,请人们对比中外,

事实是如此确凿,道理是那么浅显:

中国共产党,焕发了古老九州的青春容颜,

中国共产党,出色回答了历史和时代的考卷。

我们的队伍中站立着雷锋、焦裕禄、杨善洲,

我们的执政根基深厚若地、材质似钢、坚固如磐。

但人民不会满足我们把历史和理论挂在嘴边,

父老乡亲更在意当下你和我的实践。

看我们的脚往哪里迈?印往哪里盖?

心在哪里安放?情聚何处焦点?

不能否认,有的考题我们没有填出最佳答案,

毋庸讳言,有的形象令长眠的先烈怒发冲冠。

机构林立,成堆的牌子让群众头晕目眩,

手续繁复,审批报告成为公章的集中展览。

无数豪华车轮,碾碎了一座座希望小学的基座,

有的办公楼群,建造成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

亲爱的同志啊,您可看见:

老百姓眼中深沉而焦急的期盼?

亲爱的同志啊,您可听见:

老百姓内心痛楚而迫切的呼喊?

8500万名成员、几十万领头羊应当扪心自问:

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向前?!

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育,正在神州大地上郑重开展,

似春雨润物无声,又如八月钱江潮卷起巨澜。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刮骨疗毒、触及灵魂、重塑形象、鼓荡风帆!

我们在清晨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深刻思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谚。

我们每每夜半惊醒,

仔细推算黄炎培兴勃亡忽的周期率论断。

我们再次查阅今日世界地图,

痛惜和反思早已消失了的广袤苏联。

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八个大字,

再一次清晰地镌刻于自己的胸间。

拿起唯物史观的标尺,摆正群众的方位,

加重人民的砝码,弥补政绩观衡器的缺陷。

迈开矫健双脚,重新丈量自己与人民的距离,

深入车间田头,用阳光炉火烤出久违的臭汗。

把先辈遗愿、百姓期望、中国梦想,

庄重地扛在自己的双肩。

锻铸一个拒腐防变、永葆青春的执政党,

描绘一幅人民当家、共富和谐的锦绣江山!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