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力量 创新模式“十星网格”催生服务管理提质增效
——十堰市张湾区社会管理网格化长效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
十堰市张湾区是东风汽车公司基地,辖区内政企、社企、村企相互交错,社情民意较为复杂,社会管理难度较大。在深化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中,张湾区总结推广花果街道经验作法,创新方式方法,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细化、量化为“党建、信访、治安、安全、城管、环保、卫生、计生、社保、文体”等十个方面,纳入网格化管理重要内容,实行星级评定,开展“十星网格”创建活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创新考核机制,促进了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化、具体化、长效化,实现了基层服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构建“一二三四”组织领导体系
围绕“十星网格”创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社会管理创新暨网格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下发了《张湾区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和《张湾区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检查考评方案》两个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推动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搭建了“三级平台”(即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平台)、“四级体系”(即区直部门、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工作体系)。健全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实施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争创“十星网格”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一格多员”管理服务模式
按照“十星网格”创建要求,张湾区通过重组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载体,形成了“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社群(社会力量与社区群众)结合”的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一是统一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全面整合社区干部、保洁员、监督员、执法员,吸纳区、街办“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协警、治安队员、小区门卫、业主委员会成员、物管公司人员、楼栋长、中心户长、热心服务的居民代表等组成网格志愿工作队伍,在每个网格内配置了网格长(社区干部担任)及网格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维护稳定安全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城管综合执法员、市容环境监督员、卫生清扫保洁员、网格工作监督员等“八大员”,其中网格长对网格内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负总责,“八大员”在网格长的带领下,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还承担信息员、监管员、宣传员、服务员等职能,共同将“十大工作”延伸到社区网格,形成服务合力。
二是统一实行“1+X+N”服务模式。为将网格“十大工作” 落到实处,全区探索实施“1+X+N”工作模式,“1”就是在每个社区和城中村新建或改建一个功能完备的、融“十大工作”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站;“X”就是结合实际,将“十大工作”重心下移到网格,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N”就是根据辖区居民需求,整合利用“八大员”及社区内外的资源力量,组建若干特色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为确保“1+X+N”服务模式职责清晰、运行规范,统一制定并下发了便民服务工作室制度、网格工作联席会制度、QQ平台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和网格长、维护稳定安全员、网格工作监督员等工作职责,出台了网格工作人员“十不准”规定和服务团队八项守则,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创新“有难我帮”服务载体。积极开展“有难我帮”服务承诺,使“十星网格”创建赢得群众信任、打牢群众基础。具体实行“三项承诺”:紧扣实际抓事项承诺。每月“八大员”都要根据自己职责和个人特长确定一项或多项服务项目,要求具体实在,居民群众一旦需求,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多种形式抓公开承诺。通过便民联系卡、公开栏、公示牌,公开“八大员”姓名、职务职责、服务专长、承诺事项、联系电话及服务监督电话等,便于群众联系、监督。严格制度抓践行承诺。实行承诺兑现日制度,要求“八大员”每月至少为群众解决2件以上实际困难,每月25日兑现承诺;实行定期入户制度,要求各网格长每季度对本网格住户进行一次全面走访,逐一掌握居民需求,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实行举报追究制度,街办成立“有难我帮”承诺服务活动督察组,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热线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究。
三、健全“十星网格”考核激励机制
为确保“十星网格”创建取得实效,区委、区政府将网格“十大工作”对应为“十颗星”,实施分类考核,开展年度“十星级网格”评比,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长效激励机制。
一是分类建立评星标准。下发了“十大工作”进网格管理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各项工作创星的具体标准,规范“十星”考评内容。
二是统筹组织评星考核。各街道成立 “星级”网格评比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开展一次综合评比,实行年度动态管理。考核采取一季一暗查、半年一考核、年度一汇总的办法评分。在街道“纵向考核”的基础上,由区网格监管中心追加“横向考核”,即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对各地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全面督查,督查结果作为评星重要依据。
三是奖惩并重评星兑现。年度评星结果通过社区(村)公开栏、网格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星级评比与村、社区主职干部考核奖励挂钩,与网格长、网格员待遇挂钩,与其他团队成员奖励挂钩。如,对年度评上“十星级”网格的网格长奖励一个月工资,网格员给予500元的一次性奖励;其他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四、凸显“群众得实惠”的网格管理效应
“十星级网格”评比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调动了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化、具体化、长效化,使社会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地延伸到社区、落实到网格、惠及广大群众。
一是推进了网格管理规范化。通过开展“十星网格”创建,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工作主体、工作方式以及考核机制,使网格化管理工作“创有目标,建有抓手,管有规范,评有依据”,实现了社会网格化管理由抽象到具体、由管理到服务、由网格员包办到群众自觉、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使复杂的管理过变成了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设星、创星、评星、示星、授星”的规范化过程,使得“十星创建”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社会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成功典范。全区充分发挥“十星网格”创建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创建范围由社区网格覆盖到城乡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创建主体由“八大员”扩大到党政干部、城镇居民、移民群众、中小学生等群体,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过程,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可喜局面,凸显了“十星网格”创建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是确保了网格管理具体化。通过开展“十星网格”创建,进一步整合了社区服务管理资源,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服务管理积极性,促进了各种服务力量的互联互动,形成了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合力,更好满足了社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真正实现了群众说话有人听、群众困难有人帮、群众事情有人办、群众纷争有人管、公共事务有人理的社会管理目标。在“十星网格”创建中,各部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基层代办事项,办理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老年人优待证等多项服务内容已延伸到社区。同时,各网格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服务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培育服务主体,先后开展了“家庭责任医师团队进网格”、“环保创模进网格”、“法官进社区进网格”、“律师进社区进网格”、“空巢老人亲情服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爱心超市”、大学生“创业基金”等一批特色社区服务活动,切实做到了事无巨细均有人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处处有关 怀,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实现了网格管理长效化。通过开展“十星网格”创建,进一步解决了社区(村)干部考核不到位的难题,让评星考核制度既成为网格工作标准,又成为干部考核标准、部门评优标准、群众满意标准,使每一个社区(村)、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服务成员,都带着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进入工作状态,取得成效就有荣誉感,出现失误则深感愧疚,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埋头搞服务”、各项工作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态势,凝聚了全社会“加强社会管理、深化网格建设”的强大正能量,构建了社会网格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湖北随州成立首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湖北襄阳:构建大调解工作 助推平安襄阳建设
·湖北大冶:深化双向交流合作 谋发展实现双赢
·湖北钟祥打造全覆盖平安体系
·普治并举加快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湖北武汉:问题不解决绝不放过
·湖北武汉:问题不解决绝不放过
·记湖北松滋新江口派出所和平社区民警李平
·湖北警方抓获部督毒贩
·湖北恩施:警察姐姐进校来
·湖北侦破特大制售假冒品牌电视案
·湖北长假交通安全获公安部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