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荒凉孤岛上的真情暖流

2013-10-22 10:56: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荒凉孤岛上的真情暖流

讲述:桑建超(浙江公安边防总队海警二支队一大队政委)

【画外音】

8年前,这座小岛没有电、没有医院、没有邮政、没有学校,岛上村民进出只靠一条船,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这座孤岛因此被称为“天边边岛”。

海警官兵与渔山岛结为帮扶对子,主动关心岛上群众疾苦,一批批海警官兵成了这座孤岛上的常客。

“我们非常偶然地在海岛附近碰到了一艘小船”

记者:岛上没有深水码头,海警的船只无法靠岸,你们又是怎么上到岛上去的?

桑建超:最开始接触渔山岛是在8年前,那时我还是艇队教导员,巡航经常经过渔山岛,因为岛上没有深水码头,所以没办法登岛。在一次海上走访活动中,我们非常偶然地在海岛附近碰到了一艘小船,船老大说岛上还有几十户人家,然后热情地把我们接驳到小船上带到渔山岛。

渔山岛面积只有3.6平方公里,岛上的村民都靠捕鱼为生,主要是小船垂钓或流网捕鱼,妇女就干些渔网修补或者加工海盐、野生紫菜的活计。岛上没有电、没有医院、没有邮政、没有学校,进出只靠偶尔前来拉客的小船,也因此被称为“天边边岛”。由于条件艰苦,很多住户尤其是青壮年都迁移到陆上,岛上原本有150多户居民,当时只剩下不到60户了。穷,是渔山岛的最大特点。

记者:了解到渔山岛的状况后,你们做了哪些帮扶工作?

桑建超:我们定期组织农机人员为他们讲解转产补贴政策,并通过各种求职平台采集就业信息,主动牵线联系城镇企业,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致富信息,先后为村委会提供了兴办“海钓渔家乐”策划书等,为村里闲置的妇女劳力引进手工加工小项目。

不过,去一次渔山岛实在不容易,从我们驻地到岛上有将近5个小时的行程。海警船只开过去以后,需要找小船摆渡才能上岛,因为那里登岛的水深不够,还有很多暗礁。

村民们说,岛上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我们来放一次电影,对他们来讲,就像是过年一样。我们还在渔山岛上建立了“渔民活动室”,添置了书籍、报纸杂志、电脑、棋牌以及桌、椅、柜等设施。

“很多孩子在心愿卡上写下‘长大我要当海警’”

记者:听说您一句无意间的问话,就发现了一个辍学的小孩,甚至因此成立了助学基金?

桑建超:5年前,我们在岛上碰到一个10多岁的男孩海钓归来,我就问他:“今天又不是周末,怎么有空海钓啊?”男孩告诉我们,他叫林刚,为了给父母看病,家中已经债台高筑,只好退学靠打鱼补贴家用。林刚还说,岛上没有学校,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都要坐渔船航行3个多小时到陆地的小镇寄宿上学。很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只能辍学。

我们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支队作了汇报,并发动6家共建单位成立了“小蓓蕾基金”,对渔山岛的失学儿童进行帮扶。

正是有了助学计划,林刚重新踏进了校园。我们和村委会协商,村里特意将村部的一个会议室腾出来作为孩子们的临时教室。就是在那里,很多孩子第一次走进了课堂,第一次在课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时,我们还会把孩子们接到艇上参观,并播放科教片给他们看,很多孩子在送给我们的心愿卡上,一致地写下“长大我要当海警”。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