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章保龙:他没有一天离开过农村农民

2013-10-22 09:13: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1985年来到法院,扎根基层人民法庭28载。28年来,他以勤勉工作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庭的历史变迁,为了农民的权益和一方平安,在审判执行一线踏实办案。28年来,法院法官主体构成经历了军转干部、招干考试、专业考试,他所代表的老一代法官吃苦在先、甘于平淡的精神从不褪色,引领着一代代法官成长于田头乡间。章保龙是用自己的双脚,用28年扎根农村的步履走出了一条司法为民的群众路线。

    ——常熟市人民法院院院长张峥嵘

    专 业

    1976年3月,火车满载300多号春季兵驶向河北栾平燕山山脉。看着故乡山水在暮色中一点点褪去,新兵章保龙憧憬着沸腾的军营生活。新兵连的窝窝头高粱米,零下18摄氏度的队列训练,为当地老百姓开荒修梯田,唐山大地震奔赴灾区,这位南方兵因为能吃苦很快在部队脱颖而出。1979年顺利提干,到天津塘沽某油库从事油料化验工作。自此,油料化验成为其人生第一个专业。

    “专业是硬功夫,学专业要的是一个猛子扎进去。那时每天用毛巾把眼睛蒙上,汽油柴油煤油,各种生化油航空油靠闻气味和手指拧抹去辨别。油味熏得饭都吃不下去!”

    仅凭嗅觉、触觉最终能够辨别近40种不同油料,并不是对每个化验员的统一要求。“当时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想法,和平时期没有战役的考验,不能胜任专业的兵就是练兵场上的失败者。”

    人生诸多况味中,章保龙坦言,当过兵的他最难忍受的是这样一种味道——失败。1985年2月转业,拎着背包站在常熟法院门口,看着进出法院一脸焦虑与期盼的老百姓,他明白,他即将面对,需要一个猛子扎进去学习的第二个专业便是——法律。

    “专业专,老百姓才会真心服。熟悉法律条文是公正裁判的前提,那时真是特别羡慕法律专业的同事们对法律条文的熟知程度。”为了尽快掌握法律知识,除了参加法院统一组织的学习培训,每次开庭务会,章保龙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圈点着同事们对办案要点的分析,业余时间更是手不释卷学习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和法学理论基础。

    “那时的农村集镇,下午四点多街上就没什么人了。一个单身汉,除了法庭配发的一台‘红灯’牌收录机,书本就是最忠实的伙伴!”章保龙笑着说:“书看累了,就到井边冲个凉,简单、爽快、日子单纯!”

    简单、单纯,是因为心无旁骛沉浸其中。如饥似渴的专业学习,让他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实现了从军官到法官的转变。如今已是法庭党支部书记的章保龙是一些农民心中的“农民法官”,是庭里同事法律知识、条文的“活词典”。农民有事,村里、镇里和企业有法律上的问题,都喜欢找他咨询,而年轻同事遇到难题,也爱向他请教。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