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环境,是文化创意型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2009年成立知识产权庭,即明确提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要体现“两高三化”,即“高起点定位、高起点建设,工作规范化、法官专业化、案件精品化”。经过几年不懈的探索,2012年初,该院逐步形成以审理互联网著作权案件为主要内容,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高新技术、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向的知识产权特色审判,并适时提出智护“CRD”(首都文化休闲娱乐区)工作思路,即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园区通报、类案预防、专家型法官培养、规范化审判为着力点,构筑三维立体式司法保护模式,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保障和服务。
巡回审判+园区普法:营造园区法治环境
2006年石景山高科技园区挂牌成立,一批批文化创意高新企业慕名而来。中国华录负责人谈道:“选择石景山,是因为这里国家优惠政策更宽,园区服务保障贴心。关键一点还在于,石景山区很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必然会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
石景山法院在审判中发现,园区许多企业在发展壮大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知识产权问题:或是对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后知后觉”,被他人侵权造成严重损失后才想到寻求司法保护;或是对自己某些经营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知不觉”,稀里糊涂就被告上法庭,败诉后还要承担高额的侵权赔偿费用。如何使审判工作实现风向标和警示牌作用,知识产权庭法官想到一个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办法,那就是把法庭开进园区,到企业身边开庭普法。
在今年“4·26”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该院特地选取了一起原、被告均为园区企业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到园区现场开庭。原告北京建材总院指控被告纳美联创和天下无贼环保公司擅自在其经营性网站上使用原告企业简称及标识,虚假宣传。当天,20家园区企业的36名代表亲历庭审,庭后法官详细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并与企业代表交流互动、答疑解惑。一口气连问了几个问题的搜狐畅游公司代表意犹未尽地说:“知名企业名称被冒用是常年困扰我们的问题,但我公司这方面的维权经验不足,旁听对我们来讲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实战课,教会我们如何‘先知先觉’,下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谋篇布局上的先手棋。”
在中关村石景山园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第四期法律大讲堂”上,站在PPT屏幕前侃侃而谈的法官也就是30岁出头的年纪。一位热情听众说:“我们公司是做网游的,去年开发的一款游戏无意中侵犯了人家的著作权,成了被告,就是台上这位法官主审的,他在判后答疑阶段把相关法律知识给我们作了系统讲解,让我们输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还学到了特别实用的知识产权维权技能。现在我们公司不但能够尊重和避让他人知识产权,在有人侵犯我们的权利时,也懂得如何维权了,这就叫吃一堑长一智嘛。”
·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成立
·海淀法院知识产权综合审判刑事第一案公开宣判
·互联网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在杭举行
·知识产权保护助力自主创新
·天津举办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培训班
·知识产权法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