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重庆江北区五里店派出所推行“1234”工作法

2013-10-21 16:45: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重庆法制报 

江北区五里店派出所推行“1234”工作法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台阶

五里店派出所民警开展入户调查

五里店派出所辖区实有人口12.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6.7万人,占人口总数51.9%,流动人口数在江北区各派出所辖区仅次于观音桥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在服务和管理流动人口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江北区五里店派出所通过不断探索,按照“管住了人就管住了社会”的思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1234”工作法。

健全一个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

五里店街道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领导小组,街道书记任组长,主任和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统一领导辖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站设在社区警务室,由居委会主任任站长,社区民警任副站长。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协作机制。警务室在办理流动人口登记的同时,将法律咨询、治安宣传、就业指导、纠纷排解等纳入工作范畴,构建社区警务工作与社区综合治理“一体化”格局。

整合两种资源

形成管理合力

这两种资源,一是派出所资源。构建了“4+2”社区警力格局。五里店派出所将20名社区民警、18名文员、5名协勤和20名协管员划分到各自社区。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基础上,又将10个社区划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植入一名治安民警和两名案侦民警,将社区民警、警务文员、治安协勤和流动人口协管员这4支内部力量与打击犯罪的刑侦治安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重点对复杂行业场所、可防性案件高发区域进行“查、控、防”。以B级重点整治地区红土地社区为例,去年第三季度发案为6件,今年同期为零。治安拘留人数相较去年同比上升33%。二是社区资源。发挥居民组长、兼职协管员、社区干部三类流动人口管理辅助力量的积极作用。目前,已按散户楼群每100户设置1名居民组长的标准设置居民组长272人,在辖区单位、物业公司组建兼职流动人口协管员55人,整合综治、计生等社区干部20人。在此基础上,由社区民警组织,三类辅助力量参与,通过落实定期报告、信息反馈、数据共享等制度,形成流动人口管理合力。

强化三种方式

信息采集全方位

一是强化入户采集。依照责任区划分,由社区民警带队,对辖区重点人口每月见面、租赁户每季度更新,常住户年度核对,并将人员就业信息和通讯信息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 二是强化登记采集。该所针对辖区建筑工地多、流动人口聚集的特点,实行定期进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登记采集措施。该所已累计采集录入流动人口信息1277人。同时将居住证带到工地上集中发放,仅融景城两周就为农民工友们填发了600多个居住证。三是强化执法采集。在完善派出所标准化信息采集室建设的同时,将信息采集工作由派出所向社区警务室延伸。目前,该所在红土地社区警务室试点配置人员信息相关采集设备,将信息采集作为执法活动的第一环节和规定动作,并将其推广到服务群众。对于户口信息上的非主要项目,如:身高、学历等均可以在警务室或者社区民警入户时进行登记,由民警回所统一修改。自此项服务工作开展以来,该所修改此类信息达2757条,避免了群众多跑路、跑远路,方便了人民群众。

施行四种模式

分门别类管理流动人口

第一种模式是重点特殊人员跟踪管理。对于有前科劣迹的流动人口,列入了五里店派出所流动人口“重点人员”信息档案库内,由社区民警与包片的案侦民警共同研判、共同关注。该所今年打击处理人员中,此类人员有14名,占全所列管总数6.3%。

第二种模式是对房屋租赁人员以房管理。针对人员变化较大的出租户和人员复杂的合租户,实行日常巡查、定期核对,及时更新和掌握租赁户的人员信息变动情况。

第三种模式是集中就业人员单位管理。对辖区大中型企业、劳务派遣、建筑施工等流动人口相对聚集的单位,依靠单位组织管理体系,提高其自觉申报登记的主动性,落实用工单位的社会责任。对于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问题上,该所通过召集用工单位,以民工夜校为依托进行集中法制宣讲。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个别走访谈话。对多次整改无效的单位,按照法规采取警告、罚款等行政手段进行严格管理。从去年到今年,该所共计对辖区8个建筑施工单位处以了警告处罚。

第四种模式是常住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对长期居住、有稳定职业等流动人口,实施常态化管理。在今年7、8月学龄儿童入学的高峰期时,派出所户政窗口提供绿色通道,为办理农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单独领取序列号,优先受理,并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户口手续。截止10月,通过户政窗口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农转城160余户,及时解决了流动人口中就业、就学的问题。(记者 陈晓容)

典型事例:

KTV采集信息发现在逃犯

民警倾情劝解粉哥自首投案

在逃人员陈生(化名),男,38岁,渝北区人。本是上横街派出所居民,在上横街老街居住期间,曾经一度沾上毒品,因吸毒被劳教。随着上横街一带拆迁开发,其后搬到渝北区居住。平时在娱乐场所打零工,偶尔帮朋友开货车挣钱。陈某认为平时开车挣钱不多,又有不少“老关系”还在吸毒,甚至以贩养吸,便萌生了贩卖新型毒品的念头。

2013年5月17日中午,陈生在沙坪坝区重庆大酒店以每颗50元的价格贩卖麻古2颗,被沙坪坝区公安局上网追逃。今年6月,五里店派出所民警杨畅在登记辖区歌舞厅用工人员时,从KTV的老板处得到消息,称有服务员的一个朋友陈生,可能被沙坪坝区追逃,正想谋份工作,并将陈生的大概情况和电话号码告知民警。民警杨畅拿到信息回所查询后发现此人有吸毒前科,于是将信息告知了包片的治安民警陈欣。老民警陈欣一看,发现陈生竟是自己多年前在观音桥处理帮教过的吸毒人员,而且和自己是“老相识”。于是陈欣和杨畅拨打了陈生的电话,陈生听到老户籍陈欣的声音一下就沉默了,对其贩卖麻古的问题避而不谈,匆匆挂了电话。但是陈欣和杨畅没有气馁,他们分析了陈生在逃恐慌的心理状态,又利用民警陈欣与陈生熟识的优势,不断给陈生拨打电话对其劝说。经过陈欣反复教育引导,并告知陈生,如果自首可以向沙区分局说明情况,请求宽大处理,不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算在逃多少年,都是会被公安机关查获的,性质又大有不同。一边是法律的威严,一边是老大哥语重心长地劝慰,在两名民警的劝导下,陈生在今年7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来到了五里店派出所向民警杨畅和陈欣自首归案。

绿色通道办理农转城户口解决儿童入学问题

来自合川三辉坝的黄先生进城务工4年,靠小两口打工积蓄购买了万丰二村一套58平米的二手房。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转眼间,今年4月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却因没有本地户口而面临需交纳高昂就学费的问题。后来在社区看到农转城的宣传画报后,黄先生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派出所咨询。令他意外的是派出所还专门给农转城户口办理开了绿色通道,而且民警还承诺在两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好手续。黄先生立即回去准备材料,并于当天提交到派出所。

令他不敢相信的是,两天后一家人竟然真的拿到了户口本。他开心地说:“我们打工的不富裕,这下有江北户口了,娃儿读书要节约好多钱哦!以前以为转城市户口要花大价钱要等几个月,没想到两三天就办好了!”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重庆荣昌用“333”工作法化解社会矛盾
·重庆璧山:逮捕必要性审查请代表委员监督
·重庆14家法院启动执行指挥中心建设
·重庆检察院召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
·重庆启动基层政法书记千人大轮训
·重庆司法局与团市委合作帮扶100名贫困戒毒人员

·重庆司法局与团市委合作帮扶100名贫困戒毒人员
·重庆司法局出台“吃住行细则” 吃食堂无接待烟
·重庆沙坪坝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见闻
·重庆交巡警微信
·重庆:合川法院自编自导自演廉政微电影
·重庆:创立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帮扶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