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
面对当前花样繁多的电信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广大群众该如何应对?
民警说
侯国田(吉林省公安厅户政总队总队长):
打击各类电信诈骗案件,特别是目前日趋高发的农村电信诈骗案件,关键就是两个字“打”和“防”。“打”,就要求公安机关不论案件大小,不论涉案金额多少,都要投入相关警力,积极侦办,绝不能厚此薄彼,不可求大舍小。特别是对于农村电信诈骗案件,绝不能丢弃不管,不能忽视放任。“防”,就要求公安机关加大宣传力度。要广泛协调通信、金融、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通报电信诈骗犯罪的新手法以及防骗招数,实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尽最大可能减少宣传死角。对于广大农村,可以通过驻村民警开展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召开案情介绍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广大村民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重视农村老年人的理解能力、接受状况和认知效果。
童跃(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刑警大队六中队副中队长):
在通话环节,深圳警方针对网络语音电话诈骗,联合深圳电信建立了“防诈骗语音提示”机制,可在市民接到可疑网络电话后自动追呼防范语音提示,在市民接到可疑网络语音电话挂机后能够马上自动追呼,播放语音提醒:“您刚才接听的是网络语音电话,如有提及电话欠费、消费透支、邮包藏毒、购车退税、社保退费等,可能是诈骗电话,请及时拨打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0755-81234567进行咨询。”不少市民在接到自动追呼电话后,马上提高了警惕。
在“转款”环节,深圳警方和银行部门建立了防范合作机制。按照警方的指导,各银行网点组织员工进行专门培训,要求他们在工作中问客户转出资金用途、问收款人情况、问是否了解接收账户信息;看客户神色是否慌张、举止是否反常,是否持续接电话,并核对客户填写的信息是否合理等,成功劝阻了多名事主转款。
专家说
桑志芹(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电信诈骗的剧本深谙人的心理弱点,充分利用人们好奇、怕犯罪的心理,步步设置陷阱,把人们绕进去。对付电信诈骗这类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到陌生电话时不予理睬,马上挂掉,不给犯罪分子任何机会,对犯罪分子提到的所谓“你可能涉嫌犯罪”,最好的心态就是“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人们都是有好奇心的,当接到骗子打来的电话时,受害人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旦这种心理萌发,就很容易被犯罪分子一步步牵进去。
除了好奇心,诈骗犯罪也利用人们害怕犯错的心理。老百姓一被别人说你犯罪了,会立即触动常有的防卫心理,因为谁也不愿被别人说犯了罪,就会去辩解,结果一辩解,对骗子透露的个人信息就越多,个人信息透露的越多就越容易被骗子利用。所以,当老百姓调动自己的防卫心理机制去表白去解释时,反而给了骗子更多的机会。
要记住,天上绝对不可能掉馅饼,中奖啊、低价产品啊,遇到这些诈骗信要记住,天上绝对不可能掉馅饼,中奖啊、低价产品啊,遇到这些诈骗信息或接到诈骗电话时,从萌芽状态开始剪除掉。就是把陌生电话直接挂掉,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给自己的好奇心以机会,那么你的心理弱点也就不容易被骗子掌握,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