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他们在为民服务中鞠躬尽瘁,他们在打击犯罪中流血牺牲,他们在创新管理中凝心聚力,他们在抢险救援中奋勇拼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荣誉:公安英模。
为努力营造公安机关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自即日起,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和人民公安报社联合开设“英模风采”专栏,定期在《人民公安报》和中国警察网刊发英模人物事迹通讯。敬请关注。
吴春忠小传:
吴春忠,男,黎族,海南省东方市人,1958年5月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1982年10月起参加公安工作,先后任办事员、科员、副所长、教导员,生前任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所长,三级警督警衔。2013年2月24日,长期积劳成疾的吴春忠同志因肝癌晚期治疗无效离世,年仅54岁。主要荣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追授吴春忠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中央政法委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认真学习宣传吴春忠同志的先进事迹。
31年前,吴春忠第一次走上警察岗位,从住所到报到处的几十里山路,他兴奋得一路小跑。这是他对这个职业最热切的向往。
31年后,他最后一次坚守工作岗位,医生要求他至少每月一次的复检,他已经拖了一年多。一路咳出的鲜血,是他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挂念。
2013年2月24日,这位多年积劳成疾的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所长,终因肝癌晚期治疗无效离世,年仅54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吴春忠唤回的,不仅仅是一方土地的平安,更是水乳交融的警民关系。
“老骨头”巧啃“硬骨头”
曾经,作为远近闻名的 “土匪乡镇”,天安乡民风之彪悍,超过常人想象。马路上总有拖着刀棍的年轻人呼啸而过,刀锋刮过地面的“咯咯”声,让人听得毛骨悚然,酗酒斗殴就更是常见。因为压力太大,前几任派出所所长,干的时间都不长。
2010年6月,当52岁的吴春忠出现在天安派出所,新警陈运正使劲揉了揉眼睛。
“这就是新所长?就这么一小老头来管天安?”
他的震惊远未结束。
治安形势如此严峻,这位东方市年纪最大的派出所长,却乐呵呵地张罗起了排球赛。
在天安乡,再贫困的村落,也能找到一块平整的土地。两根竹竿一插,一块破网一扯,就是天然的排球场。
这是黎族人最爱的体育项目,正如喝酒是当地最常见的庆祝形式。
逢节必喝酒,一喝就过量,过量就闹事,几乎成了当地最让人头疼的治安隐患。
吴春忠知道,这种长久的民俗,一时很难转变。但如果通过其他民俗来转移分散呢?
吴春忠组织的排球赛,吸引了乡里常闹事的年轻人。
一整天赛下来,年轻人们大多精疲力尽,再没了闹事的劲头;赛完了一起吃饭,严格控制喝酒的总量,也有效杜绝了酒后闹事的可能。“再说,大家都成了朋友,哪好意思再打架?”吴春忠笑着向陈运正点破玄机。
看似心血来潮的举动,却是多年心血的结晶。举措推行以来,天安乡连续3年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案件。
“黎族人其实特别纯朴,只是需要你的一点尊重。”身为东方市公安局为数不多的黎族民警,吴春忠的31年警察生涯,几乎全扎根在黎族群众聚居的深山里。
在天安乡,为了让群众随时随地感受到警察的保护,他和民警的巡逻走访更是夜以继日。凌晨2点,确定村民们都平安抵家后,他才收工。每逢节假日,更是24小时彻夜不断。
身为所长的吴春忠,永远是巡逻最多的那个人。
他喜欢民警们叫他“老头”。他最常说的话是:“老头都能干,你们咋能不成?”
给钱、给家、给根
15年前,濒临绝望的刘太平第一次遇到吴春忠。这个怀揣梦想而来的重庆孤儿,因为打工时左手不慎被机器碾断,只能靠每月看门的300多元工资勉强过活。
第二天,吴春忠出现在刘太平的小屋里。当时房里只有一张床,因为年久失修,到处都漏雨。他二话没说,找来木条瓦片就修起了房顶。
从此,这间小屋成了吴春忠隔三岔五要去的地方,不是拎着米面肉油进门,就是临走时一定要留下一两百块钱。
诸如此类的零星救助,对吴春忠来说,是家常便饭。他是穷苦人家出身,“平生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的生活没了指望”。
但他和刘太平的交集,并没有止于简单的物质援助。15年来,吴春忠倾注心血更多的,是帮助一个近乎绝望的残疾人重拾梦想,“我一定要让你在天安真正扎下根来”。
没有住所,他自掏腰包,找来朋友,帮着盖起了3间崭新的大瓦房。
没有工作,他多方物色,终于在人流集中的地段,找到一家卖菜的小铺面。
他甚至当上了自己最不擅长的“红娘”,接二连三帮刘太平介绍合适的媳妇儿。
刘太平哭笑不得地制止:“我这么个一无所有的残疾人,哪有女人肯跟我?大哥你就别费劲了。”吴春忠却说:“没试过怎么知道?你自己不放弃,才有希望。”
在许多人看来,这才是吴春忠最让人敬佩的爱民之心。他对群众每一次的上门求助尽心竭力,许多群众想不到的,甚至不敢想的需求,他比人们意识得更早、考虑得更周全。
最后的嘱托
2013年2月10日,吴春忠去世前的第14天。
为了宽家人的心,他唱了平生的最后一首歌。
吴春忠喜欢唱歌。20多年前,正是靠仿佛永远唱不完的甜蜜情歌,他赢得了妻子陈玉新的芳心。
“他唱歌真好听,好多心里说不出来的话,被他一唱,就流出来了。”如今妻子回忆起来,仍然忍不住露出少女般的甜蜜神情。
这样的甜蜜,在28年的婚姻里屈指可数。不要说唱歌,他连在家的时间都很少。一家七口的生活起居,几乎全扔给了体弱的妻子。
这本不是一个女人能扛起的重担——自己下岗多年,大儿子先天智障,二儿子在家待业,收养的小女儿年仅4岁。年迈的父母长期生病,一直需要人照料。
2011年9月,“清网行动”的关键阶段。即将踏上追逃之路的吴春忠接到妻子电话——大儿子走失了。
一面是可能抓获的在逃犯罪嫌疑人,一面是不知去向的智障儿子,吴春忠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他近乎疯狂地一遍遍打电话,拜托四面八方的亲戚帮忙寻找,最后却满脸是泪地拒绝了妻子让他回家的请求,“好不容易发现的线索,这次不去,也许就抓不到了……”
其实,陈玉新很少抱怨他的常年不归。她比谁都知道,吴春忠更不关心的,是他自己。
早在2011年初,吴春忠就已经开始不时流鼻血。但他从未吭声,只是悄悄用纸擦了又擦。直到5月,鼻血流到医院都止不住,大家才知道,他已经患上了肝硬化。
此时,“清网行动”已经在全国展开。本应住院治疗的吴春忠,因为担心工作,病情稍有控制就坚持回所。医生叮嘱他,必须至少一个月来复检一次,但直到2012年9月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也没能抽出时间。每次腹痛得厉害,他总是把止痛片往嘴里一塞,就解决问题。
他用生命的燃烧,换来了“清网行动”的辉煌战果——天安派出所取得了网上在逃人员下降率100%的战绩,辖区内历年网上在逃人员全部清空。
住院期间的吴春忠分外温柔。除了歌唱,他默默细数着自己对家庭的各种亏欠,却不得不在种种亏欠上,又加上远远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一笔——癌症病人的巨额花销。住院半年,家里已经欠下十几万元的债务。“我走以后,千万不要给组织提要求,欠下的钱实在还不了,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吧,兴许还能卖个几万块钱。”
一向柔弱的妻子,这次重重点头。“这是他最后的嘱托,我怎么能不替他完成!”
·吴春忠:牵挂群众疾苦的“括侬”
·吴春忠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政法专场
·[视频]海南:全省掀起学习吴春忠事迹热潮
·[视频]吴春忠——用生命践行为民服务的职责
·[视频]追授吴春忠为“一级英模”
·海南公安厅举行吴春忠先进事迹报告会
·海南公安厅举行吴春忠先进事迹报告会
·中央政法委号召学习宣传吴春忠同志先进事迹
·吴春忠:一个有品位的人
·中央政法委号召学习宣传吴春忠同志先进事迹
·[视频]海南:基层民警吴春忠事迹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追记海南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所长吴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