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毕节市公安局召开专题表彰大会,对长期奋战在一线的交警支队贵毕直属大队3个集体和25名个人分别给予记三等功、嘉奖和授予先进个人等不同层次表彰,以肯定其对贵毕公路管理取得连续530多天未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优异成绩。毕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周全富称交警支队及贵毕大队将“死亡通道”改造成了“平安通道”。
“死亡通道”的由来
贵毕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开通于2001年11月16日,是黔西北地区连接省会贵阳的重要通道,也是我省西南出海的重要辅助通道。但是,由于道路的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道路总体呈现路窄、坡陡、弯多、弯急等特点,且随着近年来毕节试验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初设计车辆每日通行量最高为7千辆次,而现在已经达到了每天4万辆次,从而导致交通事故易发多发。
2003年至2008年仅仅三年时间,贵毕路98公里处就先后发生过4起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2005年至2007年间,高家岩隧道内就先后发生2起车辆相撞事故,造成7人丧生。2002年7月19日,在高家岩隧道附近,一辆大贺车失控冲向公路一边,轧死6人。2007年5月7日,一辆贵阳开往云南省镇雄县的大客车失控,翻下索风营电站附近数十米高的悬崖,造成17条生命消失。自贵毕公路通车以来,仅137至139公里之间的路段,就先后发生20起交通事故。自2001年建成通车以来,贵毕公路上因交通事故累计死亡人数接近500人。2012年1月至9月贵毕公路上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起、死亡55人、受伤48人,其中1至4月份就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23人。从此,来自重庆、四川的一些司乘人员将贵毕公路喻为“死亡通道”。
破解“死亡魔咒”
贵毕路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一直牵动毕节市委市政府领导中枢的神经,同时也成了困扰毕节市广大司乘人员出行的一大难题。为此,2012年初,毕节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决定下大力气彻底整治贵毕公路事故频发的现状。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周全富代表公安局党委向市委、政府承诺:兴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短时间内一定将贵毕路从“死亡通道”改造成“平安通道”。随后,周全富和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周兵志等领导多次亲临贵毕路调研,多次组织交警、治安、消防等部门召开会议,商讨贵毕路治理方案。随后,一系列整治措施出台并实施:
首先,出台禁令,严管道路交通。针对贵毕路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控制行车速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强贵毕公路管理“五条禁令”》,内容包括严禁违法超速行驶,严禁违法超员超载,严禁无证驾驶机动车,严禁从事非法劳动活动,严禁农用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等低速车辆进入贵毕公路行驶等。同时,对贵毕公路通行车辆限速值进行调整,通行贵毕公路的大型车辆限速为每小时40公里,小型车辆限速为每小时60公里,特殊路段按标志标明限速值行驶。
其次,加大硬件上的投入,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针对贵毕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现状,报请市委、市政府增加了交通管理科技投入,全路段增设11个(每隔10公里的1个)视频监控,13个易超速点的固定测速仪。在贵毕直属大队建起了指挥中心。贵毕公路取消收费后,根据原行署专员办公会议精神,招聘协勤150人,分别根据各收费站流量状况,合理分配足够人员驻点24小时值守,每个站点,每个时段有一台巡逻车巡逻,购入17台执勤车充实一线,每10公里有一个路面巡逻组,发现违法立即纠正,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采取对向巡逻、错时巡逻等管理措施,确保昼夜对贵毕公路的高密度、交错式巡逻监控,强化了管理力度。
再次,有的放矢,实施科学化管控。2012年“4.09”贵毕公路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为确保贵毕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成立了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贵毕公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由市督办督查局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2012年4月11日起,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贵毕公路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针对贵毕公路上大型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相对比较固定的特点,为加大对这部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管理,贵毕大队积极与黔西县、大方县以及七星关区客运企业、危险品运输企业取得联系,分别建立了大型客运车辆及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实物档案。并通过支队指挥中心“黔信通”平台,分别建立了贵毕公路上大型客运车辆驾驶人短信联系群以及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短信联系群。根据各个时期气候、路况以及专项整治特点,由专人向这部分长期行使贵毕公路的驾驶人通过发送专项整治内容、路况信息以及安全行车知识等温馨提示,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针对微型面包车安全系数相对较低,乘坐的人员相对较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非死即伤”的特点,贵毕大队在日常管理特别是节假日期间,重点加大了对微型面包车的管理力度。采取“堵疏”结合的管理模式。堵,即是依托贵毕公路两边的九子寨服务站、归化服务站,加强对进入贵毕公路的这部分微型面包车辆进行检查登记;疏,则是在贵毕公路的中间进行不定点的抽查方式,最大限度地确保这部分车辆不失管、不失控。针对因违法超车、违法变更车道是贵毕公路上引发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贵毕大队明确每月各中队的工作任务,责任细化到个人。在日常的勤务管理中,重点加大对违法占道行驶的处罚力度。据统计大队每月平均完成现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量就达到3700余条。针对每个时期不同的出行特点,结合贵毕公路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春运期间,由于客流量的急剧上升,重点加强对客运企业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客运车辆的管理,贵毕大队一、二、三中队分别与黔西运管部门、大方运管部门、双山管委会运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期间,针对家族式集体“上坟祭祖”的特点,重点加大短途客运车辆以及私家车违法超载的管理力度;在“五一”、“国庆”小长假期间,针对私家车出行旅游大幅度增加的特点,重点加强对这部分车辆违法超速、超载以及疲劳驾驶的管理;在冬防工作中,积极主动与公路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辖区10个易冻、易滑路段的监控管理。针对群众对交通法规知晓率不高的问题,参与贵毕公路管理的各交警大队分别制定方案,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分别深入沿线村寨、学校、社区、企业进行不同时期的交安宣传,并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等形式营造贵毕公路沿线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交警支队通过“黔信通”短信平台、支队及各大队“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每天通报贵毕公路路况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此外,按照局党委要求,各有关交警大队每半月定期召开一次大队办公会议暨近期事故分析研讨会,形成了大队常态的会议制度,及时就大队在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预防以及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造就“平安通道”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参与贵毕公路管理的全体参战民警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奋战与“死亡魔咒”决战的第一线,据统计,仅专项整治期间,公安交警部门在贵毕公路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9036起,行政拘留308人,其中非法营运98人,阻碍执行公务16人,无证驾驶183人,伪造证件11人。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起,协助侦破盗窃摩托车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2012年4月10日以来,贵毕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了500余天,创下了贵毕公路开通以来历史最好成绩。2013年1月至9月,贵毕公路上无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三项事故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8%,死亡人数下降55%,受伤人数下降40%。
成绩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苦涩和辛酸。从2012年4月至今,贵毕公路全体民警发扬连续作战、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持续战斗了500多个昼夜。
据毕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贵毕直属大队一中队队长介绍,2012年1月初,路面结着冰,该中队协勤谢浩和战友们一起破冰除雪,连续奋战了半个多月,每天工作时间均在10小时以上。18日晚,谢浩一直在路上疏导交通至次日凌晨3点过,直到所有被堵车辆安全通过,才回到单位值班室睡觉。由于疲劳过度,谢浩不幸以身殉职。
今年4月,贵毕直属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陈学渊,因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活动,触及到部分违法人员的利益,多次受到威胁和恐吓。
就在今年9月20日,贵毕直属大队一中队协勤李厚功在贵毕路谷里段执勤时,被一辆强行冲关的轿车撞倒受伤,在医院治疗了10多天才痊愈。
大方县东关镇村民张某双腿均为假肢,多次无证驾驶无行车证大贺车经过贵毕路,因其系残疾人,无法依法处理,只能对进行劝阻。张某也借故变本加利地实施违法行为。无奈之下,民警们多次护送张某回家,并积极协调当地政府,为其解决了低保,又帮助他在当地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衣食无忧后成功地改了行,有效减少了风险又增加了和谐。
为了贵毕公路的平安通畅,参与管理的民警不仅耗尽心血,还付出了巨大牺牲。在10年的时间里,就有4名警力因公殉职,有20多人光荣负伤。
毕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贵毕直属大队大队长朱卫东深情地说:“为了毕节‘大动脉‘的畅通,为了成千上万司乘人员的平安,再苦再累,再多的牺牲,也值得。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
·贵州毕节:“六零六好”打造社会管理集成创新经验
·贵州毕节:“1+1”服务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贵州毕节打造信息化消防铁军
·贵州省毕节市:210万构筑消防平安网
·贵州毕节:工商人员损害发展环境将被问责
·贵州毕节:突出"五个强化" 夯实灭火救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