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阳市中心城区之一,南明区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名列前茅,政治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但与此同时,特殊的区位,使得南明区的治安形势严峻,群众安全感不高,与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适应。南明人深刻认识到,没有平安,就没有发展;没有平安,就没有群众幸福。主力军:打防结合铸安全之盾
“2012年雷霆行动打击战果位列全省第一,却并没有成为群众安全感工作的直接反映。2012年安全感总排名靠后的残酷事实为作为平安创建主力军的南明公安队伍敲响了警钟,如何更进一步的发挥好公安的主力军作用,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和形象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南明区公安分局负责人如是说。
9月29日晚,南明区举行“两严一降”启动仪式,开展“两严一降”集中统一行动,行动共出动政法干警等4000余人、车辆600余台,查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1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行动取得初步成果。为使“两严一降”专项斗争持续升温,“十一”黄金周,南明警方全警动员,全方位出击,会同社区力量,放弃休假,开展“您出行,我守家”活动,打击犯罪,防范发案,破获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黄金周刑事发案同比环比均呈下降趋势。
今年1至8月,南明区刑事发案降低24.3%,其中,两抢一盗降低21.2%,下降幅度为历年之最。
车巡人巡遍开花,治安防控无死角。这是南明区今年以来突出技防,人防和物防措施的真实写照。为提高街面见警率,延伸巡逻视野,南明公安今年增加卫星巡逻车60台,组建治安巡逻队33支,安装监控探头1500个,设立治安防范标牌200余个,对于提升防控水平发挥着明显的成效。重头戏:多措并举建平安校园
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南明区,该区共有各类中小学、幼儿园近200所,其中公办学校和幼儿园就达77所,学生总人数8万余人。“没有校园安全,就没有教育发展,更没有社会大局稳定,南明区是教育大区,解决好校园的治安问题,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对于提升群众安全感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南明区创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自今年平安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南明区强力推进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一系列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取得突出效果,有效保障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平安校园建设更成为该区部门联动推进平安创建的鲜活典范。
据统计,1至8月,南明区公立学校已全部安装校园监控系统77台,落实专职保安人员250人。南明区教育、综治等部门共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平安主题班会等德育活动600余次。区工商、质检、文化、卫生等部门共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重点对校园周边环境构成影响的包装食品、娱乐场所和餐饮业等进行多次整治和清理。区国土、公安、交警等部门共开展相关知识进校园活动200余次。与此同时,南明区重点区域整治战役全面打响,由区委书记、区长分别包保帮扶的火车站、二戈寨三角花园等治安乱点治标集中行动如火如荼开展,长效管理的治本之策正逐步形成…… 社会面:依托社区呈多位“激活”
8月15日晚,位于该区遵义社区的鸿通城广场,一场主题为“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的平安创建消暑晚会拉开帷幕。吸引着数千名纳凉的居民和过往游客前来驻足。治安防范展板、法律咨询台、居委会联系卡……这样的“大杂烩”,一起以平安的名义走进群众的视野。
“群众安全感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更需要深入群众,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南明区综治办主任卢云生对此深有感触。作为在新形势下完成功能转型的社区服务中心,如何转变观念作风,沉下身子服务群众成纵深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课题,而平安创建则为此提供了鲜活的载体。自今年3月以来,南明区18个社区分别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大讨论,大走访和大宣传活动,真真切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问诊基层,找出平安创建的社会面各种问题,最终又依靠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形成人人皆是平安创建参与者和受益者的良好局面,实现社会面的多位“激活”。
太慈社区治安防范微电影、遵义社区治安宣传“大杂烩”……治安工作“问诊把脉”,平安创建“药方”就能起得良好效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明区各社区共开展集中征询和走访17000余户,举办微电影、晚会等治安节目2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7万余份,通过发动辖区公共户爱心捐款捐物,完成了修建小区围墙,建立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巡逻队200余支。通过财政补贴、社会集资、群众集资、完成了2036个无人值守的楼群院落守护。“治安人人有责,平安人人受益”已成为该区社会面多位激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