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县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和他的编外“儿女”的故事。考虑到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们尚是未成年人,笔者没有直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大、小主人公的名字。只在文中把时任贵州某自治州某县检察院的检察长大主人公称为大A,把小主人公称为小F。以下是大A的讲述。
事情得从2011年6月说起,有一天我在本县贴吧看到一个名叫小F的初一学生向社会发出《公开求援书》,文中写道,2009年9月10日,她父母和罗某某因半天工时误差发生争执,事后被罗某某用菜刀杀死,幸福之家转眼倾塌。之后,法院判决罗某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小F一家不服。判决之前有相关人员多次打电话征求小F爷爷的意见,希望判处罗某某死缓后不要上诉,并承诺如果不上诉的话,可以多判赔偿。尽管小F的爷爷始终没有同意这种荒谬的建议,但最后对凶手仍然是判处死缓。小F感到判决不公,也感到无奈,于是借助网络向社会求助,并写下“谁能帮我讨回公道,愿以身相许”的无奈语言。
我看到帖子后心情非常沉重,民主法制发展到今天难道还要出现卖身讨公道的这种悲剧吗?于是立即回帖,要小F相信法律,坚定生活的信心,有关部门正在关注此事,相信一定会给她一个公平正义的审判结果。我当即召集我院相关人员对此案进行讨论,认为被告人罗某某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影响极坏,应判死刑立即执行,否则难以平民愤。随即安排刑事检察部门与上级检察院联系,希望州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此案。州人民检察院认真审查该案后提起抗诉,省检察院也支持抗诉,省高级法院重审判决罗某某死刑立即执行。
想到年幼三兄妹失去了父母,幼小的心灵一定悲痛不已,我回家与妻子商量,决定把这三个可怜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妻子也非常支持。从此,我就与这三个孩子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每年开学,我都会为孩子们送去学费,每逢佳节都陪孩子们吃上一顿饭,春节时妻子还给三个孩子买新衣,三个孩子也非常懂事,每次见面总是叔叔长叔叔短的叫个不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心系检察,情系百姓”,在我的示范下,很快我院的38名检察干警每人分别认了一门“穷亲”进行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