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禁毒大队成立3个月不到,就破获了公安部督办的特大涉枪贩毒大案,缴获毒品7.2千克、仿六四式手枪2支、霰弹枪1支、子弹11发。“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和我们开设的‘法制讲堂’密不可分。”禁毒大队民警们说。
10月9日,笔者来到鼓楼分局禁毒大队采访,正逢“法制讲堂”开课。
“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 《破获公安部督办特大涉枪贩毒中的证据和注意事项》……”办案指导中队民警刑喜胜登上了讲台,台下坐着大队领导和民警。刑喜胜的开场白简洁明了,他运用多媒体PPT,从抓获现场的勘查、取证,再到相关证据的固定,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辨析阐述。授课结束后,大队领导进行点评,并对近期办案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一堂60分钟的授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开设“法制讲堂”是大队长王国超的点子。今年5月初,分局禁毒大队成立后,面对年轻民警多、执法办案存在“短板”的现状,王国超冥思苦想后尝试着推出了“法制讲堂”,要求每名民警针对毒品案件的特殊性,围绕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办案中的经验教训、执法中的疑难问题等内容,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和心得,精心备课,轮流授课。同时,大队还邀请上级业务部门、法院和检察院的专家给民警讲课。
中队长王胜禹说:“每次授课,既锻炼口才,也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也是相互间无言的竞赛,从中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更能激发创新热情,养成善于分析思考总结的好习惯。”教导员陈晓平感慨道:“大队年轻同志多,侦查经验相对欠缺,这种培训方法让大家资源共享、思路开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让“法制讲堂”更好地服务实战,大队设计了“法制讲堂”调查表,请民警测评。大家在充分肯定“法制讲堂”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实实在在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说话不要太快”、“举的例子最好能是最新最典型的”……每次授课结束,大队都会针对调查表中反映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完善。从“法制讲堂”开辟至今,已有19名民警先后走上讲台,“法制讲堂”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民警疑惑的解答器、实践的充电器、知识的扩充器。(黄 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