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 “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审计机关近年来公布的报告也显示,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已成普遍现象。
近年来,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尽全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可有限的科研经费却被大量挪用挤占、贪污挥霍,这是赤裸裸的腐败和“崽花爷钱不心疼”。
笔者认为,遏制科研经费腐败重在把好两道关口。一是把好“立项关”。在科研立项时,经费预算要尽量挤干“水分”,通过科学论证确定科研项目究竟需要多少经费,从源头上压缩科研经费腐败空间。同时,要确保立项真正具有科研价值,避免低水平重复或者“假、大、空”。二是把好科研成果“评审关”。只有评审动真格,铁面无私,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成果退回重来,对胡编乱造的成果收回科研经费,才能倒逼科研单位将经费真正用于科研,不再出现挪用挤占、铺张浪费的现象。
(浙江省嘉兴市 晏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