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根治垃圾短信顽疾需出重拳

2013-10-16 10:45: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电话实名制实施月余垃圾短信仍在泛滥专家提出

根治垃圾短信顽疾需出重拳

“京南××城中央住区国庆巨献!80-120平米多款经典户型,首付180万起,一万抵两万,排卡火热进行中”、“诚信合作,我处有国、地税票,点低保真”……如今,不胜其烦是很多人听到短信铃声的感受。因为,十之八九又是一条类似的垃圾短信。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越来越泛滥的垃圾短信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翻阅《中国互联网协会短信息服务规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短信息自律公约》可以得知,垃圾短信主要包括广告垃圾类信息和违法不良短信两种。今年9月1日起,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开户过户等入网手续时,需进行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这一规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抑制时下泛滥成灾的垃圾短信。“手机实名制”实行一个多月之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仍有80%的受访者表示手机收到的垃圾短信并无明显减少。

垃圾短信这个顽疾为何如此难以根治?

治理垃圾短信立法不足

我国在2000年就已出台了电信条例,禁止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垃圾信息”。工信部在2008年和2012年分别开展了垃圾短信治理专项行动。国家和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对垃圾短信开展了整顿工作,但为何垃圾短信泛滥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苏号朋教授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规制垃圾短信的立法存在不足。目前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存在缺陷,对垃圾短信没有作出专门规制;行业主管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效力低,缺乏权威性;对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的短信服务、用户发送短信的行为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制。

其次,对垃圾短信的监控不力。由于法律没有对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监控的范围、方式以及不履行监控责任的处罚措施作出明确规定,因此相关规定的执行效果极为有限。据统计,垃圾短信业务占整个短信业务收入的60%。巨大的市场利益也导致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不愿在垃圾短信监控上耗费人力、物力。

第三,相关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未能有效打击垃圾短信。各级执法部门并没有针对垃圾短信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制裁力度不大,执法效果不够理想。

实名制并不是唯一法宝

苏号朋说,一些商家、经营者、不法分子之所以明目张胆地发送垃圾短信,就是认为其所使用的手机号码在登记时使用的是虚假信息,执法部门对其束手无策。工信部出台的这一措施肯定有利于抑制泛滥成灾的垃圾短信。但是这一定不是彻底根治垃圾短信顽疾的唯一有效办法。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在实施“手机实名制”后,92.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平均每天都能收到1条以上的垃圾短信。可见,虽然工信部此举旨在治理长期泛滥的垃圾短信,但其对垃圾短信的抑制效果仍有待进一步实践。

“规定开始实施之后,我们也经常催促非实名制的用户尽快到营业厅办理,但仍有不少手机号还未实现实名制。”天津移动公司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的确,全国有11.5亿手机用户需要全部普及实名制,肯定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事情。

此外,垃圾短信并非仅通过一般手机号码发布,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技术手段,甚至假基站推送,仅靠实名制无法追溯和根除此类垃圾短信。

加大垃圾短信治理力度

“用户如果受到垃圾短信的骚扰,可以自行至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屏蔽短信群发器发送的所有信息。”天津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电信运营商方面对垃圾短信主要采取事后措施。但是如果办理该项业务,则有可能错过服务性信息甚至关键性信息。那么,面临愈演愈烈的垃圾短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苏号朋认为,要改善垃圾短信泛滥的情况,需要从以下几点加强工作。第一,完善相关立法,增加专门规制垃圾短信的法律规定。明确规定何为垃圾短信,认定垃圾短信的标准和程序,制作、发布、传播垃圾短信的法律责任,设置高额的行政处罚加强威慑力;第二,强化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对垃圾短信的监控责任,并明确规定其不作为时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措施。电信运营商应当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依法对短信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过滤;第三,全面推行手机号码实名制。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大量的非实名手机号码,它们成为发送垃圾短信的主要途径;第四,加大对垃圾短信的打击力度。要根治垃圾短信,关键在于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个执法机关应当按照法律的分工,协调行动,提高治理垃圾短信的工作能力和效果。

业内人士呼吁,治理垃圾短信顽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运营商、监管部门、手机软件厂商以及用户自身共同努力,全民协作最终才可根治垃圾短信顽疾。(记者席锋宇 实习生白秀蕾)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人人中枪”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怎么治
·垃圾短信泛滥谁该“挨板子”
·立法保护网络信息:向垃圾短信“痼疾”开刀
·人民日报:用法律斩断垃圾短信利益链
·用法律斩断垃圾短信利益链
·垃圾短信缘何屡禁不绝

·垃圾短信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