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治文化

调查研究:群策群力,预防农村诈骗案件发生

2013-10-16 10:14: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调查研究

杨汉申

当前,农村诈骗案件的主要受害者是中老年人。要预防和减少农村诈骗案件的发生,必须坚持群策群力,在日常治安防范中,派出所应通过完善农村户户联防、村社联防、警民联防建设,全力做好农村诈骗案预防工作。

2011年以来,云南省龙陵县公安局共立农村诈骗案105起,其中婚姻诈骗类5起、古玩诈骗类8起、电信诈骗类85起,以及其它类型的诈骗多起。从案件统计来看,农村中老年人是诈骗案件的主要受害者。农村诈骗案件的常见作案形式

从“迷信消灾”、“挖宝分赃”到“神医看病”、“专家讲座”,诈骗形式多样

一是“免费服务,便宜推销”。嫌疑人利用农村中老年人贪图便宜、想少花钱的心理,打着 “义诊医生”、“慈善社区”、“乐施大夫”的名义,到山区农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这些诈骗嫌疑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要中老年人前来问诊,就会想方设法说服中老年人购买他们推销的药品。为打消中老年人的疑虑,骗子们还会利用“开通免费健康热线”、“降价推销药品”等手段引诱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去年10月,龙陵县警方破获一起推销假药品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冒充昆明某医学院学生到该县“免费义诊”,推销假冒“黄金血脉通胶囊”。为引诱中老年人上当,该团伙租住豪华酒店,使用血压仪等医疗设备。案发后,警方抓获嫌疑人9名,收缴商务车2辆及手提电脑、打印机、血压仪等外人看来十分专业的设备。团伙头目杨某通过“网上招工”的手法从全国各地雇来12名 “小工”,冒充昆明某医学院学生开展所谓巡回义诊活动,案发时,已在云南各地作案多起。仅在龙陵就有20余名农村中老年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达5万元之多。

二是“专家讲座,聚集人气”。嫌疑人抓住农村中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到边远农村举办“专家讲座”活动,宣讲“疑难杂症病因”、夸大产品效果,忽悠中老年人购买。2012以来,该县龙山派出所就侦办此类案件20多起,为受害人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三是“雇托诱骗,鼓吹产品特效”。为制造营销效果,有些案件嫌疑人通过高薪招募方法雇“托儿”诱骗。这些“托儿”会以受益人的身份到中老年人中间四处游说,畅谈心得体会,赞扬专家“学术成果”,带头“购买推销产品”,假冒患者给商家“写信送旗、现身说效”,有时还会混杂于人群中制造抢购假象,诱骗中老年人上当。

四是“亲情感染,设置感情陷阱”。有的案件嫌疑人打着 “送医上门”、“送货下乡”、“服务上门”的旗号,到农村为中老年人免费按摩、洗脚擦身,介绍医疗产品功效。有的以“认干妈”、“介绍对象”等名义,设置感情陷阱寻机作案。2011年,该县侦破的吴某婚姻诈骗案中,吴某为索取婚姻介绍费,不惜拐卖妇女,先后作案6起,骗取钱财20多万元。许多受害家庭为此“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五是“高科技诱导,骗取受害人信任”。由于农村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嫌疑人往往通过演示电子产品就能诱使中老年人上当。2011年,两名嫌疑人冒充勘探队员到某村作案,见受害人陈某独自一人在家,便借口“讨水喝”接近陈某,之后声称陈某家房附近地下埋藏有明朝宝藏。为使陈某相信,两名嫌疑人演起了双簧,用随身携带的“探宝工具”探宝,在陈某的见证下,两名嫌疑人果然在陈某家房屋附近地下挖到 “宝藏”,之后两人又以“缴纳鉴定费、收取工时费”等名义,诈骗陈某人民币5万元。

此外,还有“迷信消灾”等多种诈骗方式。

一线民警开出防骗“药方”

政府要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就医、购物条件,有关部门做好知识宣传和防范

一是“相信科学,拒绝迷信”。该县公安局龙山派出所所长姜崇民说,许多农村中老年人年老体弱、渴望健康,凡是关于“包治百病”的广告宣传,都会关注,也容易上当受骗。中老年人要正确认识保健品的功能作用,注意识别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任何保健品都不能包治百病,中老年人不要轻信商业广告宣传,对所谓“高科技产品”不购买、不传播,生病住院要到正规医院,迁房建屋不搞迷信活动。只有相信科学,才能有效预防农村诈骗案件发生。

二是不要参加以销售商品为目的的健康讲座。当前,社会上有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活动众多,有些嫌疑人往往会以促销为目的推销商品。办案民警杨碧忠介绍说,中老年人购买药品或保健品,应到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药店和商店购买,购买时注意索要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这样,一旦出现纠纷,不但可以及时索赔,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供证据。

三是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及时举报。发现上当受骗,不要自认倒霉,要迅速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尽可能搜集证据,做好维权诉讼准备。

四是存钱取款设密码,兑换钱币到银行。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杨海锋告诉笔者,他们在办案中发现,许多中老年人总以为自己家的存折都是自己保管、别人不可能盗用,许多老人不愿设密码,这往往会给犯罪分子留下作案机会。

社区民警郎镇生说,当前农村文教卫生水平尚欠发达,农村中老年人在“就医不便、发财不易”的情况下,幻想迷信治病、挖宝致富的心理在所难免。对此,政府要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就医、购物条件,基层派出所要协同工商、妇联、科协等单位搞好防骗知识宣传,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中老年人告别迷信、崇尚科学。日常治安防范中,派出所应通过农村户户联防、村社联防、警民联防等治安防范体系,全力做好农村诈骗案预防工作。只有群策群力,农村中老年人才会最终远离诈骗案件。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