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平安建设坚持富民安民共推进
“大平安”紧盯群众所需所盼
“一个地区平安与否,关键看人民群众是否安居乐业、社会大局是否平安稳定、各行各业是否安全运行。”在甘肃省平凉市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近5年,对于“平安”二字,马晓峰有自己的理解。
“有些平安能感受到,比如走到大街上不会被偷被抢;有的直接感受不到,但做不好就会让群众利益间接受损。”马晓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平凉市将“大平安”贯穿于深化平安平凉建设工作始终,紧盯群众所需所盼,从细微之处着手,紧盯薄弱环节,将平安建设的触角从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向社会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安全等各个领域谋划推进,努力创造人民群众追求、认可、满意的平安环境。
打防结合构筑平安“防火墙”
“天门安置楼3号楼前,有人用百元假钞付工费。”11时27分40秒,平凉市崆峒区110指挥中心值班民警王瑞霞接到报警电话。
11时28分30秒,一张处警处理单从指挥中心发至车站派出所。
在崆峒区110指挥中心,崆峒公安分局副局长田福向记者介绍,该指挥中心目前已经连接城区各重点要害部位、街道和公共复杂场所及12个乡镇的450处治安监控点。城区各类交通违法减少60%以上,寻衅滋事、打架斗殴、飞车抢夺、抢劫扒窃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案件大幅下降。
为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崆峒公安分局今年4月筹资百万余元,在人员密集、治安情况相对复杂的区域配置4个移动警务室,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处理简易治安案件、暂住人口和出租房登记等公安基层业务工作。
“移动警务室有效缩短了指挥中心与街面巡防力量的响应距离,最大限度实现了警力和防控重点跟着警情走,满足了‘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迅速开展工作’的要求。”田福介绍,自投入使用以来,4个移动警务室受理报警求助420余起,接受咨询1200余人次,化解调处民事纠纷330余起。
“群众的安全感,首先看公安。”马晓峰告诉记者,平凉市连续组织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个3年规划,基本建立了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以案件多发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点面线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并针对性开展严打斗争和重点整治,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区”。
评估前置掐断纠纷“导火索”
征地拆迁一直是基层政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各地因征地拆迁出现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群体性上访事件屡见不鲜。
位于崆峒区盘旋路一块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的旧城改造用地在今年3月发布征收公告。为避免引发群众上访,对征收工作存在的潜在风险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经评估完成。
平凉市成立房屋征收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座谈等方式,对争议较大、影响面较广的评估事项组织专人进行听证、论证,并形成详细评估报告。
记者注意到,该报告将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内涵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五类潜在风险进行评价,最终将盘旋路旧城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级确定为“三级”,并针对性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因为提前对潜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先期预测、研判,房屋征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据平凉市人民政府征收与补偿办公室负责人姚治兴介绍,2012年以来,包括盘旋路旧城改造在内的五个房屋征收项目,涉及800余户、400多亩征用土地,没有引起重大社会纠纷,没有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和突发性事件。
马晓峰告诉记者,全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定政策、做决策、上项目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建立了由维稳、发改、综治、信访等部门参与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联席会议、责任查究等制度,严格落实责任查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
标准化社区创建促和谐
在崆峒区西郊办事处新生巷社区,一个刚刚建成的集信息咨询、文体活动、计生服务、培训教育和快捷办理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格外醒目。
新生巷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蕾介绍,该社区居民多为保障性住房人口。为更好服务辖区群众,社区搭建了便民服务、公共服务、文化服务“三大平台”,开设绿色健康课堂、红色教育课堂、蓝色法制课堂、橙色流动人口课堂“四色课堂”,为辖区居民和流动人口免费健康查体服务,并组建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和心理辅导、课外辅导志愿队伍,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对困难户家庭开展创业帮扶。
今年以来,崆峒区对新生巷社区在内的14个社区全面推行“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模式,倾力打造“平安型”、“数字型”、“和谐型”三型社区,目前还有5个标准化社区正在筹建当中。
在崆峒区,一家由南河道社区扶持创建的专业为孕产妈妈、新生儿、婴幼儿提供服务的母婴护理机构——平凉加豫月嫂服务公司目前已建成20多个以上的直营店和连锁经营店。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正学介绍,该企业年安置下岗职工超过500人次,已经成为“社区为民服务的重要抓手”。
“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关键措施,坚持富民与安民共进的理念,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急需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每年列出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抓好落实,让人民群众在生活更加富裕的同时感到更加平安。”马晓峰说。(记者周文馨 通讯员李鹏年)
·甘肃人大代表在行动
·甘肃高院: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全清理结案
·甘肃临夏州和政县加强村级治安联防体系建设
·甘肃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达71.3%
·甘肃:摒弃司法神秘化增强宣传传播力影响力
·甘肃建立问责长效机制向慵懒散漫办公室开刀
·甘肃建立问责长效机制向慵懒散漫办公室开刀
·甘肃向"慵懒散漫办公室"开刀 建立问责长效机制
·甘肃向“慵懒散漫办公室”开刀建立效能问责长效机制
·甘肃金昌政法委书记周文魁谈深化平安金昌建设思路
·甘肃通过四部规章促进消防法制化
·甘肃:陇原大地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