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枫桥经验50周年纪念大会> 新闻报道

“枫桥经验”在杭州

2013-10-15 15:43: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杭州日报 

人民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5%以上;被新浪网与《小康》杂志联合评为“全国治安最好城市”;连续9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上半年又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综治优秀市”荣誉称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准确把握新时期“枫桥经验”实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突出源头治理,注重基层基础,坚持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内涵外延,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的“民主促民生、民富聚民心、民力保民安、民美领民风”的平安建设之路。

关注民生 致力民富

西湖区东山弄停车库项目地块,一直被烧烤店、大排档、电动车、汽车修理行以及废品收购点等违法建筑所占据。最近,西湖区结合“三改一拆”工作着手拆违,不用多久,这里将建成一个有近20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有效缓解周边越来越突出的停车矛盾。

“枫桥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10年来,杭州传承这一经验,按照“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理念,使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大量因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迎刃而解。

2002年以来,杭州着力破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停车难、办事难、清洁难等民生瓶颈问题,经过10年努力,健全了帮扶救助困难群众长效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向居民家门口延伸,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免收杂费,各类保障房建设进展迅速,道路通行状况趋好。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杭州还以群众诉求为突破口,针对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基层走亲、服务提效、贴心城管、三改一拆、交通治堵、清水治污、大气整治、食品安全、就业促进“九大行动”,力争实现“阶段工作见成效、三年目标出成果”,勾勒出一幅最美群众路线图。

此外,杭州还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思路“经营农村”,加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在基本养老、医疗服务、文化教育、劳动就业、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方面,先后制定了相关政策规定,有效推动了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畅通民意 推进民主

为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杭州首创“和事佬”协会自治组织,以“身边人掺和身边事,草根力量化解民间矛盾”的方式实现居民自治。目前,杭州社区(村)“和事佬”协会覆盖率100%,两万多名“和事佬”活跃在大街小巷,每年化解的基层矛盾都在6万起以上。

“枫桥经验”的精髓是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创办“和事佬”协会,正是应有之义。杭州汲取“枫桥经验”,坚持“民主促民生,民主促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民主建设机制,使关乎民生的公共政策从决策、执行到监督评估都有机制保障。

大力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积极畅通和拓展民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我们的圆桌会”、“杭网议事厅”、“民情热线”、“微杭州”等民主民生互动平台,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务。

在全国首创“开放式决策”,遇有重大决策需要专题研究时,都会在“会前”充分征集民意;“会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列席并发表意见,市民也可以通过网上留言发帖或网上视频直播参与决策讨论;“会后”由市有关部门24小时内回应网民。

在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中,则通过开展“红楼问计”、恳谈会、听证会、入户调查等途径,搭建百姓参与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的平台,通过互动,增进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群众基础。

动员民力 保障民安

“枫桥经验”告诉我们:保一方平安,就是要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上。杭州创新“枫桥经验”,围绕“平安杭州”目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有效实施行业创安,有效构筑了平安高地。2007年至今,刑事案件连续6年实现了破案上升、发案下降。

比如,整体推进“数字杭州”,每年科技强警的经费都超过1亿元,杭州也因此成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其中,从2002年起,两级财政每年都投数亿元用于建设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位总量目前已超过24万个,形成了覆盖面广、监控点密、技术先进的监控系统。

在整体推进“平安区(县、市)”、“平安乡镇(街道)”和“平安村(社区)”创建的基础上,杭州进一步完善行业、系统的创建载体和运行机制,全面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以打造“一网三中心”为重点,解决新时期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一网”就是全面推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三中心”即区、县(市)110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村(社区)服务中心联动衔接,有效推动公共服务职能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共划分了11623个网格,组建了各类服务团队2.5万个,基本形成了主城区15分钟社区服务圈。

弘扬民美 引领民风

9月29日,一面20米长的“最美杭州人”光荣墙在吴山广场附近的雷锋广场揭幕,吴菊萍、吴斌、孔胜东、毛陈冰……10位2013年度“最美杭州人”及20位最美杭州人提名奖获得者照片及事迹登上这面墙,集中展示杭州的“最美精神”。

枫桥人一贯坚持的教育人、引导人、感化人,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10年来,杭州借鉴“枫桥经验”,努力培育爱的沃土,构筑道德高地,引领美的风尚。

以“最美”现象引领社会,已经成为杭州的品牌——“春风行动”持续13年,募集资金超过15.7亿元,帮扶困难群众超80万户;在全市开展“文明出行”主题活动,使“礼让斑马线”成为杭州尊重生命、传递文明、温暖人心、感受幸福的亮丽风景;连续8年评选“平民英雄”;2009年以来又开展“寻找身边典型”活动。近年来,杭州先后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爸爸”等一系列“最美”人物。“最美”现象成为杭州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

杭州还用“关爱”方式实现全社会的融合。2003年,提出“新杭州人”这一称呼,逐步推行“人性化服务、亲情式维权、源头上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2005年,提出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确保流动人口有收入、有房住、有书读、有医疗、有社保、有组织、有安全、有救助,为流动人口就业生活创造和谐的环境。积极探索和推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过渡基地化”模式。目前,全市共建立教育基地304个、服务基地867个、就业基地829个。(记者 王夏斐 通讯员 王雅)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长安观察20:扎根群众的“枫桥经验”
·传承“枫桥经验”给力“平安杭州”
·法治让“枫桥经验”更具魅力
·足迹见证——“枫桥经验”50周年视频报道
·身体力行——“枫桥经验”平安人物尽展风采
·推广创新——传承“枫桥经验”给力平安中国

·推广创新——传承“枫桥经验”给力平安中国
·继承发展——“枫桥经验”平安样本遍地开花
·红旗飘扬——“枫桥经验”50周年的历史变迁
·与时俱进——“枫桥经验”50周年的继承发展
·“枫桥经验”在平安建设中遍地开花(2)
·枫桥经验:50年推广应用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