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消防总队特勤支队精心打造钢铁之师
上了战场,个个都是“小老虎”
在巴渝大地,有一支消防队伍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立下赫赫战功。组建14年来,他们先后成功处置重庆开县气井井喷、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等重特大事故,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的救援工作,在废墟上救助群众1万余名。他们是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特勤支队。
近年来,特勤支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
救助群众1.28万余名,挽回财产损失近90亿元
2004年4月,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黄绿色的氯气弥散开来,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生死关头,谁敢堵漏排险?“让我上!”很快,由特勤支队官兵组成的“敢死队”成了排头兵。他们不分昼夜辛勤工作,努力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作为重庆救援主力的特勤支队,有4个战斗中队和1个搜救犬中队,现有官兵267人。建队以来,支队在各类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救助群众1.28万余名,挽回财产损失近90亿元。
95%的官兵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体能标准
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大地震。
特勤支队21岁的赵磊负重约50千克,走了近50公里山路,和战友们沿途营救出3名群众后,才发觉右腿疼。完成任务后,赵磊抽空去医院看病,医生震惊了:第二跖骨骨折后,还能强忍剧痛参加救援,这得有多大的忍耐力啊!
上了战场,全队官兵个个都成了“小老虎”。铁军实力从何而来?14年来,特勤支队坚持“魔鬼式”训练,95%的官兵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体能标准。
同时,支队还总结创新了倒挂式体能操、峡谷综合救援操、水域救援操等8种战术操法;自行研发了水带吊升机、水带背架、水带拖车等特殊装备;支队每名官兵对装备器材的操作都做到了 “精通50件、熟悉100件、了解1000件”。
14年来,支队连续7届获得全市消防部队业务比赛团体冠军,3次被评为“公安消防部队执勤岗位练兵先进支队”,60人被评为业务标兵。
应急服务3.8万余次,长期资助25名贫困儿童
9月4日上午,几名特殊的客人为特勤支队送来了 “无私支援保供水、友好协作传深情”的锦旗。
原来,9月2日上午,重庆市渝中区自来水厂由于蓄水池杂草太多,造成全区用水困难。得知情况后,支队迅速出动官兵,在瓢泼大雨中穿起救生衣,下水战斗了3个小时,终于将水池里的杂草清除完毕,使水厂恢复正常供水。
谈起那天的情形,水厂负责人老胡禁不住热泪盈眶:“消防官兵冒雨作战,保证了正常供水,真是老百姓的守护神!”
多年来,支队为群众提供应急服务3.8万余次,并专门成立了助学基金,长期资助25名贫困山区儿童上学,与60名贫困儿童结成了“一帮一”扶贫对子,累计为群众捐款捐物50余万元。近年来,支队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被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称号。
(通讯员 陈 山 王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