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总结近年来刑事审判工作经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刑事审判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体现了大力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的战略思维和坚定决心,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
刑事审判承担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要职能,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在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肩负重大职责。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刑事审判工作的目标任务,不断坚持、发展和完善这次会议总结的六条宝贵经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刑事审判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刑事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破解制约刑事审判工作发展、影响刑事司法公正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科学发展。
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科学发展,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案。依法办案是法治社会的基本标志。刑法、刑事诉讼法是刑事审判的最主要依据,近年来“两法”修改幅度比较大,各级法院要深刻领会立法精神和具体规定,依法公正审理案件。要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疑罪从无规则,对那些“定放两难”的案件,决不能为找出路而降低标准、勉强定罪,切实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要坚持平等对待控辩双方,保证双方在法庭上享有均等的诉讼权利和机会,在证据采信、事实认定、适用法律上一视同仁;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法院领导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机制,上级法院要理直气壮地支持下级法院公正办案。
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科学发展,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态度。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规律可循。因而,在刑事审判中,也必须尊重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为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识;在刑事政策选择上,要坚持宽严相济,打防兼顾,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确保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可控;在案件事实认定上,要严格落实证据裁判原则,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依靠证据,且做到确实、充分,不主观臆断,不轻信经验,不心存侥幸,防止用“两个基本”代替证明标准;在审判管理上,要抓住刑事审判工作特点,完善刑事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坚决避免唯数字论、唯指标论的不良导向,防止因指标设计不科学影响审判质量和效果。
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科学发展,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保持理性头脑。对待犯罪要有理性。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大局总体稳定,但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传染性强,化解难度不断增大,对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对此,每一个从事刑事审判的法官都要有足够的警觉和心理准备。对于已经发现的错案,要实事求是、态度坚决,发现一起纠正一起。要通过依法纠正错案,匡扶社会正义,使依法纠错、完善错案防范机制成为推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权的正能量。对待舆论要有理性。刑事案件与公民的名誉、自由、财产乃至生命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因而受到群众广泛关注,也易成为舆论炒作的热点。要总结借鉴重大敏感案件审理过程宣传工作的经验做法,既不能对舆情无动于衷,也不能为舆情所左右,要早作预案,及时发出正面的声音,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公众误解,为法院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安徽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议
·[视频]安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召开
·甘肃省高院轮训刑事审判骨干
·南宁中院部署开展刑事审判“百日清案”活动
·浙江台州椒江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创新求变
·广东:推进机制改革强化刑事审判监督
·广东:推进机制改革强化刑事审判监督
·广东高院提出刑事审判六要求
·全军法院刑事审判业务知识竞赛举办
·全国法院首次开班培训涉外刑事审判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焦芸的故事
·第一期全国法院涉外刑事审判业务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