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令人震撼的罕见大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响起,强台风“菲特”10月来袭,浙江多地汛情告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巨大威胁。
这,是一份使人振奋的精彩答卷—和风雨较量,与时间赛跑,大灾面前,浙江党政军民充分展现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决战决胜的抗洪精神。
这,更是一种让人心安的熟悉感觉—不论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还是持续多年的金融风暴;不论是社会转型的种种阵痛,还是经济先发的“成长烦恼”……这些年来,面对各种严峻考验,浙江人的心态越来越坚强而自信,行动越来越坚定而有力。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推广枫桥经验50周年,也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领十一届浙江省委作出平安浙江建设重大决策的第十个年头。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近10年来的事实证明,从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到全力建设平安浙江,浙江由此呈现出来的民富与民安齐头并进的和谐发展态势,使5400万浙江人更有信心,也更有力量,一起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为建设平安中国、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平安是什么?
1500多年前,有一位老人,用手中的笔描绘了一个“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50年前,有一群村民,用自己的行动叙说了一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朴素愿望。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平安,是执政之基、发展之本、群众之福。
从古代陶渊明憧憬的理想社会,到当代诸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事实—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无不对太平盛世殷殷以盼,无不为现世安定孜孜以求。
从革命战争到共和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科学发展……党的历代领导人也都在用不同方式告诉我们同一道理—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今天,平安中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选择、实现中国梦的首要保障,正被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思考、放到两个百年宏伟战略中谋划,正以浩荡之势渗透到大江南北、知晓于千家万户、普惠至13亿国民。
今天,平安浙江,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十一届浙江省委于2004年初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近10年一以贯之的落实与坚持,使浙江始终呈现民富民安齐头并进的和谐发展态势。
在很多专家眼中,平安浙江,已然成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最佳范本,已然成为建设平安中国的先行样本:
人们看到,近10年来,浙江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社会公平度指数最高的省区市之一;
人们看到,近10年来,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居各省区首位,也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市之一;
人们看到,近10年来,浙江刑事发案、信访总量、安全生产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零增长,并已开始呈现总体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带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平安建设的关键所在。平安浙江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党委、政府重视,“一把手”亲自抓,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才能把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