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仍存盲点

2013-10-14 11:33: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10月13日“重阳节”,中消协发布了《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项调查于今年7月起在全国15个大中型城市同时开展,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目前老年人比较关注的四大方面:医疗保健、旅游出行、娱乐健身和养老生活。一成受访者表示不能报销近三成报销不够方便快捷

    我国从2007年起,在全国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但《报告》显示,在调查的受访者中,仅81.5%的受访者表示是可以报销的,其中本地社会保险医疗报销是主流,占到76.1%;另仍有12.2%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报销,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报销过或不知道如何报销。

    对此《报告》认为,这说明,目前全国推广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存在一些盲点,一部分老年人参保意识薄弱,没有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权益。

    另外,在报销过的老年人中,73.2%表示报销流程方便快捷。而认为不够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报销流程、手续等复杂、繁琐”、“需要异地办理等不方便”、“报销效率低,费用到账的等待时间长”三方面。社区诊所使用率只有9.1% 挂号等待时间长购药频繁

    《报告》显示,老年人购药需求较高,购买药品时倾向于选择药店和看病所在的医院。

    在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需要经常服药来控制身体相关疾病的比例占到了45.9%,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呈明显的递增趋势,55至59岁为33%,而到了70至74岁则达到了57.9%。

    调查显示,在日常购药渠道中,药店成为首选,占到45.7%,其次是看病的医院(34.1%)和离家方便的医院(14.1%);而社区诊所的使用率并不高,只有9.1%。

    另外,近八成的老年人认为目前的购药频率较为合适,而认为目前购药过于频繁的主要原因是“需要频繁吃药,医院开药周期没法满足服药需求”、“看病挂号等待时间长”和“身体不好,不方便出行”。选购保健品迷信功效认为能够“辅助治疗”

    调查显示,21.9%的老年人平常会服用保健品,其中经常服用的占到了10.5%,这一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近七成服用者的保健品是自己购买的。在购物渠道中,传统实体售卖渠道更易受老年消费者青睐。对于“销售人员上门/电话推销”、“电视购物”的接受程度较低;而“网络购物”的方式正逐渐被老年消费者接受。

    调查中,60.3%的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关注“保健品的功效作用”,远远高于对“保健品成分”(13.7%)、“保健品品牌”(13.2%)的关注程度。

    在选择服用保健品的原因方面,超过四成的老年消费者认为保健品“能够调理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预防疾病”,另有近两成的受访者认为保健品能够“辅助治疗疾病”。

    《报告》指出,老年消费者过于关注保健品功效,迷信保健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都将降低其对产品实际成分,品牌和公司资质等的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北京门头沟法院:医疗保险理赔法院调解同步
·宁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将提至340元
·珠海市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出台 参保人每年最高可报销62万
·青海省率先在全国实行大病医疗保险信息化服务
·安徽省试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诊察费支付办法
·重庆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市统筹

·重庆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市统筹
·重庆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市统筹
·青陕琼三省将实现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
·青海省医保局多管齐下努力提高医疗保险受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