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抠门”民警老黑现形记

2013-10-11 14:53: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警察故事

宋子荣

老黑是一名老军转,在队里从事内勤工作,每天队里忙里忙外总感觉他有忙不完的活,由于人长得黑,所以同事们都老黑老黑地叫着,很少有人称呼其名。由于我也是军转民警,初来队里时,对军转干部总有一份亲近感,总想套套近乎,可从同事口中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老黑为人太“抠门”。

本以为一个大老爷们,又是军人出身,抠门能抠到哪去?可有几件小事真的让我感觉到了老黑的“抠”。记得刚来报到上班没多久,巴彦温都派出所报告称在辖区发现8枚来历不明的炮弹。警情就是命令,经队里研究决定派我这个兵“专家”带队去处置,我二话没说带上司机小李就出发了。奔波了200多公里来到现场,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最终成功处置,回到队里已是晚上8点多。老黑正坐在单位的台阶上等着我们,看到我们回来,他立即走来爬上我们刚停下的车,打开灯不知在检查着什么,还在认真地记录着。我问小李:老黑在干吗?小李诡异地笑着说:他在查里程算油表呢。我听着有些不信,走过去一看,果然!看到我走过来,老黑笑了笑并没吱声,继续干着他的活。还有一次,我们去执行那达慕大会安保任务,由于走得太早需要在外面吃早餐,来到小吃部,老黑先是清点了人数,并询问了吃什么,而后来到了吧台,为每人定量要了早餐。在结账时,老黑的行为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人家明明八毛钱一个的蒸饺,老黑愣是给降了一毛,其他的也都照例砍着价,小老板开始不同意,可最后磨不过他,只能嘴里叨咕着:公事吃个早餐还真没见过这样讲价的。后来我渐渐还注意到,凡是未定稿的传阅文件打印用的都是背面有字的纸张,办公的油笔芯都得拿着用完的去换取……这一点一滴真让我对老黑的“抠”有了领教。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老黑的“抠”又有了新认识。前几天,一个叫苏日的蒙古族小姑娘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队里感谢亲人民警老黑。原来,她本是一个听力有障碍的小女孩,家庭困难,虽然勤奋好学,可由于听力差,上课十分吃力,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2008年,老黑了解到情况后,二话没说,取出自己近半个月的工资1480元为她购买了一件特殊礼物——一部崭新的助听器。有了助听器,苏日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老黑则密切关注着小苏日的成长进步,关心她的生活,了解学习情况,每学期都为她捐款助学。如今,苏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大学,老黑看着苏日的录取通知书欣慰地笑了。队里前阵举行 “博爱一日捐”活动,局里要求普通民警捐200元,所队领导捐300元,可老黑却捐了500元。经了解得知,老黑从小失去双亲,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后来当了兵,不久入党提干,再后来就转业当了一名警察,穷孩子的出身使他节俭成性。老黑的家庭并不富裕,儿子在外打工,老伴有病常年吃药,家庭支出挺大。老黑很少在自己身上花钱,总是精打细算,别说请客吃饭,就连便装也是部队的旧军装。可对自己和家人节俭的老黑,平时朋友、同事的大事小情却常有慷慨之举。多年来,老黑就是用自己“抠”下来的钱回报着社会,先后捐助多名失学儿童,累计捐款上万元。

如今,“抠门”的老黑成了全队令我最佩服的人。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