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是革命老区,这片土地上积淀着深厚的历史人文,赋予了这座城市法治素养和法治文明。
从“四五”普法到“六五”普法,盐城普法工作斩获了诸多荣誉:“2006-2010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国‘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按照“六五”普法要求,新时期的普法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法治文化的建设,盐城市创新开展了“法耀盐阜”工程,把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放在首位,打造盐阜普法的特色品牌,如今“法耀盐阜”已成为法治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熠熠生辉,深入民心。
项目化管理
开拓“大普法”格局
“成长是艰难的过程,荣辱成败皆由自己决定,世界上没有什么取得财富的捷径。如果一定要触碰法律的高压线,那么最终收获的只能是法律制裁。”在“法律阳光润校园”活动暨法制宣传报告会上,一名劳教人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一万余名学生现场说教,让所有学生对法律心怀敬畏。
盐城市司法局局长李从洋在报告会上说:“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必须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普法工作,形成普法主管部门宏观指导、各部门各行业组织实施的大普法格局。”
“普法必须从娃娃抓起,培植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更是六五普法的重中之重。”盐城市法宣办负责同志说。
如何让法治的信念植根青少年心中,造浓青少年普法的文化氛围?盐城市法宣部门交出漂亮答卷,要把过去由法宣部门的“单打独斗”变为多部门的“联合作战”,构筑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该市以“法耀盐阜”工程为抓手,以法宣部门为龙头,对教育、党群、司法部门上报的50多个青少年普法项目,进行合并筛选、资源整合,联合开展了“法律阳光润校园”系列活动,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能,更扩大了青少年普法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该市的青少年普法工作荣获全国表彰。
除了青少年普法项目外,自“法耀盐阜”工程开展以来,共实施各类普法项目800余个,参与单位900余家,开展“法律阳光润校园”系列活动、“同携手送温暖,促改造催新生”联合帮教活动、“法耀盐阜,情系和谐”法律进社区等各类大型活动120场次。
以“法耀盐阜”工程为抓手,构建“大普法”格局,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局面,掀起新一轮法治文化建设的高潮,将贯穿盐城市“六五”普法全过程。
从“送”到“建”
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文化是普法的灵魂,普法切忌脱离群众、空洞说教、强硬灌输,必须以文化人、寓教于乐。
“普法必须讲究方法和形式,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新多形式的寓教于乐手段,让普法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今年3月,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对普法工作提出要求。
文化搭台、普法唱戏。“锣鼓一响、普法上场,二胡一拉、送法到家”——淮腔淮调唱法律故事,小品戏剧话百姓冷暖,这种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表演吸引了大批农民“粉丝”。近年来,盐城市挖掘本土文化,将普法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中,以淮剧、小品、书画、舞台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演艺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2012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法制文艺巡演乡村行”等各类文化活动140多场,得到了群众的强烈喜爱。
动漫普法,生动传神。“喵喵总结了几点购票小骗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哦@平安盐城”,生动传神画面、轻松活泼的语言一下子吸引了网友的眼球。这是来自《盐城普法网》“喵喵漫画说法”系列作品的一个普法小漫画。这些作品都出自盐城普法网义务普法员、“@喵喵小女警”微博红人、滨海县公安局警员缪格林之手。“单纯枯燥的文字很难令网友感兴趣,四格漫画的形式来讲故事可以让大家在快乐中学习法律知识。”缪格林说。
除了文艺下乡、漫画普法外,盐城还运用报刊、电视、手机移动终端、LED电子显示屏等新兴媒体开辟普法新阵地,打造“传媒普法”的立体化、多元化格局。
“建文化”,就是要有法治文化阵地为支撑,打造一批具有盐阜文化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工程,让群众感到法治文化的无处不在。从“送文化”到“建文化”,证明了盐城普法工作理念的转变和法治文化惠民能力的提升。
“百里法制长廊”,一道流动的法治景观带。走进204国道盐城沿线,你会看到在沿线的94对公交站台上展示着图文并茂的法制宣传橱窗。“百里法制长廊”充分运用营运车的流动性和辐射力,突破地域局限,创新设立了覆盖全市的普法载体,成为一道提高法制理念、普及法律常识的独特风景带。
在全国率先开通农村网络法制学校,在全省首家开通《执法直通车》,建成法治主题广场、公园、街道135处,固定宣传栏2500多个。“六五普法”期间,盐城市还将积极打造一批法制文化阵地:筹划建设“市级法制宣传一条街”;推动市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提档升级工程;实现全市市县镇村四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覆盖率100%。
市场化运作
“长效”普法的生动实践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建立普法工作的长效机制。普法活动的大投入哪里来?“阜宁县法治文化艺术团”给出了答案,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新开展普法工作,推进普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组建团队,成立研发中心。由法宣部门牵头,组织专业和业余工作人员,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阜宁县法治文化艺术团”,采用“企业管理、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运作模式,坚持公益性和民营性相结合,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该县法制宣传教育中心成立阜宁县法治文化研发中心,聘请专兼职文化作品创作人员,通过创作排练小品、淮戏、曲艺、歌舞等形式的法制文艺作品,全年进行巡回演出。
拓宽融资渠道,争取社会投入。除了政府专项的财政资金拨款补贴外,阜宁县文化艺术团探索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科学调度和配置各种社会资源,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解决普法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企业赞助、企团合作。“以前很多群众不了解电网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经常被破坏,现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可以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供电方面的法律常识。”阜宁县供电公司法制部门的一名负责同志说。在全市一场“供电杯”专场文艺演出在阜宁县白天鹅法治文化广场演出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精彩纷呈的演出活动,吸引了近万民群众驻足观看。这场以宣传供电法律法规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既向基层群众宣传电网法律知识,又获得供电企业部门的全部赞助,既扩大了普法宣传的社会效果,又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实现公益与商业、事业与产业的互动双赢。
“把‘法耀盐阜’工程打造成法治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让盐城的‘六五’普法特色工作在全国争创一流,是我们实施‘法耀盐阜’工程的目标。”盐城市司法局局长李从洋满怀信心地说。(特约记者 孙 亚 梁前锋 吴 晋 通讯员 杨青青)
·江苏:保持高压态势 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江苏苏州实现四级公安微博一网浏览
·江苏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下猛药出重拳
·江苏连云港特大制售地沟油案主犯被判无期
·[视频]江苏:特大新型地沟油案一审宣判
·[视频]江苏:特大新型地沟油案一审宣判
·[视频]江苏:特大新型地沟油案一审宣判
·[视频]江苏:特大新型地沟油案一审宣判
·[视频]江苏:面对面找问题 诚心诚意整改
·[视频]江苏万名交巡警递交国庆平安答卷
·[视频]江苏万名交巡警递交国庆平安答卷
·[视频]江苏南京:每天4000警力 保长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