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宁夏

宁夏法院“便民服务流动法庭”到家门口解纠纷

2013-10-11 09:09: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到群众家门口解纠纷

  ——宁夏法院“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见闻

  9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民法院河西法庭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到下河湾村开庭。图为法官在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 记者 周崇华 摄

  无论是在经常刮着风沙的北部黄土高原,还是在美丽富饶的中部“塞上江南”,抑或是在沟壑纵横的南部六盘山区,经常出现在乡镇集市、田间地头的一辆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成为宁夏法院“司法为民”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年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经多方协调,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通过统一招标采购,一次性为全区法院的63个人民法庭各配发了一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实现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的全覆盖。

  日前,记者坐上了这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见证了宁夏基层法官走乡串户、服务便民的一幕幕。

  记者亲历

  院落前的开庭

  9月16日一大早,记者坐进了西吉县人民法院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跟随法官去兴平乡兴平村审理一起离婚案件。

  崎岖不平的路况以及一个个急转弯,将坐在车里的记者颠得有点吃不消了。同行的法官却坦然自若,看来是习惯了这样的山路。

  上午9时,车在一处农家院落前停了下来,法官下车忙着悬挂国徽、调试设备,一丝不苟地做着庭前准备工作。原告米儿妹站在车旁,不停地抹着眼泪。

  主审法官杨晓亮告诉记者,米儿妹在外打工多年,和丈夫王兴科感情出现了隔阂,加之王兴科对妻子多有不满,时常打骂。米儿妹为了追求自己的新生活,遂向法院起诉离婚。

  “这里山区农村交通不便,过去,群众进城打官司,要步行几个小时或骑摩托车、坐农用车到乡镇换乘公共汽车才能到达县城,费钱费时。现在有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官司了。”西吉法院民庭庭长马占山介绍说。

  案件的审理在进行着,王兴科82岁的老父亲抱着孙子,一直站在“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一侧的视频前旁听,村里的亲戚、乡邻也自始至终听完了整个庭审。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审理和调解,米儿妹还是坚决要求离婚。法庭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最终判决双方离婚,一对儿女由男方抚养。

  当天下午4时,当记者驱车200多公里,来到同心县河西镇下河湾村时,看到一辆醒目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停在下河湾村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原来,河西法庭的法官正在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

  下河湾村党支部书记周金成一边安慰着端坐在车旁的原告周老汉,一边告诉记者:“案情其实很简单,就是老汉希望儿子还他2000多元钱并搬到儿子家吃住。庭审前,法官和我们都做好了他儿子的工作,儿子也答应了老汉的请求。不成想,你们这一来,儿子以为要曝他的光,临时变卦了,就是不上车参加庭审。”

  最后,周金成和河西法庭庭长白顺德将周老汉的儿子请到了村部调解室。

  经过解释和说服,周老汉的儿子愉快地答应了老汉的赡养要求,周老汉则答应撤诉。

  集市上的普法

  9月16日上午11时,离开西吉县兴平乡兴平村,记者得知,“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还要顺便去乡里的集市上搞一次普法宣传。

  “宁夏高院配发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太实用了,在我们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利的乡村用处最大。以往乡亲们来法院打官司,递诉状、答辩、开庭等等,总要跑法院几趟。咱们法官也是要进行立案送达、开庭送达、调解、调查、宣判送达等等,也得跑好几趟路。”

  “现在,简单的民商事案件,法院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开到百姓家中,一次就完成了送达、调解、开庭、宣判等工作,既方便了百姓,减少了当事人的花费,也方便了咱们法官的工作,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了法院的审理成本。今年以来,西吉法院利用‘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调解、审理各类案件130件。”

  一路上,全国模范法官、西吉县法院副院长赵启哲深有感触地向记者介绍“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的各种好处。

  已近中午时分,在赶集的群众还有不少,见“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来了,便围了上来。群众一边观看车上播放的法制宣传视频,一边争先恐后地向法官们索要法制宣传资料。几个法官被群众分别围在了中间,有的询问自己遇到的纠纷该怎么解决,有的询问宣传资料上的事项……

  远处做生意的商贩们也竖起了耳朵,认真地听着车上播放的法治宣传解说。

  “您能看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吗?”记者看到一位年长的老者拿着法制宣传资料在看,问道。

  “我识的字不多,不能完全看懂,我把它带回家去,让孙子读给我听。”老者认真地说。

  高科技的庭审助手

  “我们法庭地处农村,停电是经常发生的事,以前在法庭审理案件时碰到停电,有好多工作就进行不了了,当事人就得多跑一趟法庭。自从配备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既方便了百姓诉讼,又能在紧急时刻应急庭审,不仅方便了法官,也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

  9月17日下午,贺兰县人民法院暖泉人民法庭庭长杨学生向记者述说着“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的另外一个“特殊作用”。当天上午,他和同事把“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开到暖泉农场的街上,一上午开了两个庭。

  直到下午1时,法官们才吃上午饭。稍事休息,法官毛文亮又开始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开庭。

  “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上的视频播放着庭审现场,吸引了过往群众和放学的孩子们围在车旁驻足旁听。

  因原告提出的赔偿数额过高,被告人不能接受,毛文亮宣布休庭。书记员用车载电脑记录着庭审全过程,之后用车载打印机打印出笔录,当即让当事人在笔录上签了字。

  “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是一部智能化极高的车辆,它集车载录音、录像设备、音频视频播放、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数字化、流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能够达到与实体法庭一样的“数字化法庭”使用效果。

  “法官在车上审理、调解案件,车外就能播放出正在审理的视频和音频,而且车上和车周围的情况也可以通过3G网络传输到法院本部,院长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庭审情况。”贺兰县法院副院长纪银凤对记者介绍说。

  “‘便民服务流动法庭’的名字是我起的,虽然有些长,但我认为这可以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坚持群众路线、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便民’是宗旨,‘服务’是目的,‘流动’是方式,‘法庭’是载体。通过‘便民服务流动法庭’的广泛使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暖。”宁夏高院院长李彦凯在向记者介绍“便民服务流动法庭”的配置和命名时,一语道破了它的价值所在。

  当事人说

  “家里都是老弱病残,我今年80多岁了,老伴得了老年痴呆症不能出门,儿子自幼双目失明,两个孙子也只有两三岁。现在儿媳要和儿子离婚,我们想去趟法院都非常困难。今天,法院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来到家门口给我们办案,真的是太方便、太感激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兴平乡兴平村村民 王嘉谋

  (记者 罗书臻 周崇华 赵 霞)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宁夏公安厅:表彰奖励重大活动安保先进
·宁夏党委政法委:创新形式抓好“自选动作”
·宁夏启动公安监狱刑侦协作长效机制
·宁夏高院:改进作风 公正廉洁 树立形象
·宁夏统一业务应用软件试点工作启动
·宁夏灵武破获13起盗窃通信电缆案

·宁夏灵武破获13起盗窃通信电缆案
·宁夏圆满完成中阿博览会安保任务
·宁夏贺兰法院司法为民促公正见闻
·宁夏:人大调研组肯定侦查监督工作
·宁夏:专职人员少制约行政复议展开
·宁夏司法厅18件信访积案分解到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