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兰花姐姐”让平安看得见摸得着

2013-10-11 08:37: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残指背后那段动人的调解故事

“兰花姐姐”让平安看得见摸得着

叶兰花,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来自衢州市荷花街道兴华社区。

她自嘲名字挺美,兰花,可惜貌不如名,这些年日晒雨淋皮肤黑了又起斑,声音也越来越沙哑。医生建议她手术治疗喉咙,但她一直拖着没去,她怕一动刀子说不了话,那就成了闲人一个。

做调解那么多年,在叶兰花看来这已不是单纯的一份工作,而是与她的生活融在了一起。她说,这是一份责任。做好群众的贴心人,让矛盾就地解决,为政府和社会减压,这是她坚守的责任。

一根残指

与叶兰花聊天时,她时不时会按摩一下自己的左手无名指。这根手指几乎残了,弯曲得伸不直,而且时常会痛,牵带着其他四根手指连着痛。

这背后有个故事。2011年5月的一个早上,叶兰花在睡梦中被电话吵醒。辖区里楼上楼下的两户人家因为晾衣服滴水问题吵了起来。刷了个牙抹了把脸,她就冲去现场了。两个大男人已经在楼梯口扭打在了一起。她扯着嗓子喊他们冷静,哪想到其中一个男人冲着女儿大叫:“女儿,快拿刀来!”孰料,这女儿还真转身回屋拿刀出来。

哎呀,这还了得!叶兰花也管不了那么多,一个女人就鲁莽地挤在了两个大男人之间,两手抵挡着他们挥来的拳头。“哇……”她一声惨叫,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本能地握住了左手无名指……

两个男人突然愣住了,收手紧张地问叶兰花要不要紧,还要送她去医院。叶兰花当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手指怎么了,而是想着这是调解的最好时机。她收了眼泪,又给两人劝和起来。两个男人傻了,见叶兰花这样子,他们互相让了一步,答应和平解决问题,然后急急地送她去医院。

他俩没事了,可叶兰花的手指因为神经损坏,直不起来了。痛归痛,但她有件骄傲的事,她收了两个很得力的义工,就是这两个大男人。家长里短的纠纷,叫他俩帮忙劝劝,应得可积极了。

两难选择

今年8月22日,这个日子她不会忘。那天,她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三兄弟家的祖坟因为道路施工方过错被破坏了。三兄弟并不是她辖区的人,但电话里他们再三希望她去,并且说如果她不到,他们就准备召集乡里乡亲开始堵路闹事了。

但就在这个电话前,叶兰花刚接到了家里来的电话,婆婆病危了。婆婆待她如亲生女儿,这恐怕是她与婆婆的最后一次相见了。

挣扎中,叶兰花选择了去调解现场。一场体力智力精力的持久战,矛盾化解,事情圆满解决。但是,当她奔到医院,看着白色被单,不禁心如刀绞。她想说声对不起,可是婆婆再也听不到了。这样的抉择叶兰花至今想来仍然心痛。但是她说,再来一次,她的选择还是一样。

兰花热线

叶兰花从事调解工作13年,其中的苦与乐多如天上繁星。2010年3月,她用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开通了一条24小时调解热线———兰花热线。开通3年,她共接到求助电话3900多个,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12起。因为她承诺了24小时服务,因此不管是哪个时间段,总会有电话进来。冬天凌晨3点的电话,她扔下热被窝,悄悄跑到客厅给电话里哭泣的伤心女人做心理辅导;夏日晚上的电话,她又跑到街头去劝架,腿上被叮得满是蚊子包。

兰花热线的开通,也是希望人民调解工作能更接地气,方便群众能在第一时间找到疏通心情、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年,叶兰花最大的感触就是“累并快乐着”。听到辖区居民一声声亲切的“兰花姐”,看到曾经的冤家现在谈笑风生,收到被调解者为她找来治疗喉咙的偏方,这许许多多细节,让她感受到了辖区的平安与祥和。

“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基层调解工作靠得就是身边人。像叶兰花所在的辖区,现在有10多个“小兰花”,100多个义工,矛盾化解、纠纷调解,平安工作的开展看得见摸得着。

(首席记者  沈洁琼)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