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使者”送法进万家
说起安庆路派出所民警孙辉,安庆路幼儿园的师生们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孙辉是这所幼儿园的“法制副校长”。每个学期,孙辉都会去这所幼儿园为师生们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孙辉告诉记者,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交通、饮食、用电、用火安全等,要把安全防护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给小朋友们,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孙叔叔教我们认识了很多交通标识,比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让我们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大班的舒一诺听了一堂安全教育课后,受益匪浅。
孙辉只是合肥市诸多“法制副校长”的一个代表。如今在合肥,全市1400多所中小学校均配备了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六五”普法的对象是谁?《市“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宣传,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如此众多的人群,特点各不相同,如何因材普法?合肥市大胆尝试,充分利用方方面面的人才资源,扎实推进普法活动。
除了聘请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副校长”,合肥还诚邀法律学识扎实、热心普法工作的法学专家、法律实务工作者等组成的“六五”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县(市)区、学校及企业等普及法律知识;组建起了以法律专业大学生为主体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并组织近万人次的志愿者深入村(居)参加各类普法活动;基层群众及部分文艺团体在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牵头下,组成法制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活跃在田间街头;还有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3大开发区、近60家市直单位和1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普法信息员队伍,他们成为各单位交流普法工作的桥梁纽带。
这些普法使者,一次次地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也将守法、护法的种子播撒在了百姓们的心田。
让“法治阳光”洒遍每个角落
“只有更好地普法,才能更好地守法用法。无论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还是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城市,如果不讲法治、不讲规则,整个社会是非常危险的。从长远来讲,依法治国要靠每个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教化养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吴存荣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普法亦是如此。要想提高每一个市民的法律素质,需要全方位、长时期的努力。
逍遥津街道就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普法活动,让辖区居民享受到法治阳光。
走进逍遥津街道,一股蔚然成风的法治氛围便扑面而来。该街道形成了社会反响强烈、独具逍遥津特色的“法律六进”活动。
每个社区都建立了法律图书角;每个居民小区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每个社区均配备了一名律师定期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服务,解决群众法律诉求;推行“菜单式”普法,对定期收集整理的法律问题,编制分门别类的普法“菜单”供群众选择,以案说法,便于群众理解。
细节见证创新,效果积微成著。
逍遥津街道是合肥普法进城中的一个缩影。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合肥市大力推行“法律六进”服务,让法治阳光洒遍了每一个角落。
市、县两级党委中心组每年学法达到4次以上;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每年至少2次;全市公务员法律培训达18000余人次,行政执法人员培训5000余人次。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仅2012年一年,就组织任前考试2次,20名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领导干部参加并通过考试。
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整合律师资源,开展了企业“法律年检”工作,主动为全市1200家各类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通过培养“法律明白人”、设立学法中心户、开设“农民工普法学校”、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每年定期开展农民工专项维权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
全市103家律师事务所的1300名律师走进社区,采取定期坐堂咨询和预约登门服务的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最便捷的法律服务……
·广州市司法局四措并举开展农村普法工作
·天津河北:创新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模式
·河南要求普法工作要发挥传统媒体主阵地作用
·[视频]普法宣传巡回文艺演出走进长白山
·“法律进单位”成普法亮丽平台
·全国普法办:结合单位职能开展法制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