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法院用好多元司法公开载体实现四个转变

2013-10-09 08:58: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司法公开推进会,宣示进一步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安徽法院司法公开升级版,实现更高水平的阳光司法。

    为什么要全速推进司法公开?如何打造安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升级版”?安徽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坚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逐一予以阐明。

    开放自信满足群众需求

    “对法院来说,通过司法公开这个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让群众了解、知晓法院的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听取群众呼声,把握群众司法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提升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张坚说,近年来,安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不断加强,司法公开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司法公开平台不断夯实,司法公开效果不断彰显。但是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表现在裁判文书上网比率不高;庭审公开还没能完全做到“三同步”,直播比率低;公开听证案件少、比率低等方面。

    “有人认为,法院工作是以执法办案为核心的,司法公开只是边缘工作,无足轻重;还有人认为,司法公开可能给法院带来负面影响。”张坚认为,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安徽法院司法公开整体水平还不高,一些法院停留在一般的点上公开和浅层次公开上,全面公开和深层次公开还不够。

    张坚认为,公开程度不够,就会引起猜测、怀疑和误解,甚至给法院工作造成被动。当前一些司法个案之所以受到舆论关注,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就是由于案件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引起的。对于法院工作,现在不是公开不公开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公开,且必须要做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增进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同。

    “打造安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升级版’,各级法院要找差距、填空白、补短板,不仅要敞开法庭大门,还要创造和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不仅要公开庭审过程和结果,还要公开裁判依据和理由;不仅要公开案件审理,还要公开法院的其他审务工作。”张坚说,法院要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心态,依法公开能够、应当公开的司法信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主动揭开审判神秘面纱

    “现在很多法院在司法公开上藏着掖着,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工作没信心。”张坚说,打造安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升级版,就是要让司法公开成为展示安徽法院工作成效和自信的一个平台,有自我展示的底气与信心。法院工作做得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通过司法公开把所有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通通都晒出来,让群众评判。

    张坚说,只有从思想上提高对司法公开重要性的认识,法院和法官才能感受到压力,才会有动力,促使法院不得不去改进工作,促使法官不得不去提升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审判执行工作健康发展。

    张坚认为,打造安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升级版关键是要做到“四个转变”: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变,克服畏难情绪,消除思想顾虑,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使司法公开真正成为内化于心的自觉行动。由一般公开向全面公开转变,坚持以全面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是依法应当公开或可以公开的,都要全面进行公开,决不能搞选择。由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转变,要更加重视司法公开的实际内容,让当事人满意,让群众满意。由单向公开向互动公开转变,及时听取和反馈群众的意见,把公开过程变成法院与群众的双向互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导致司法不公不廉、损害司法公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审判不公开、不透明,缺乏监督。”张坚说,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个抓手。只有主动揭开审判工作的神秘面纱,把它放到阳光下接受公众的检视,才能减少暗箱操作空间,确保审判权规范运行,从而消除公众的顾虑和疑惑,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法院开现场会推进司法公开
·山东17家法院示范司法公开
·辽宁开原法院:网络直播庭审 推进司法公开
·点开微博看庭审:纵深推进司法公开
·点开微博看庭审:摒弃司法神秘主义 纵深推进司法公开
·[视频]安徽省高院推进司法公开

·[视频]安徽省高院推进司法公开
·法院报:司法公开平台建设中的民意沟通机制
·山东邹平三全举措深化司法公开
·最高法新闻发布制度成为推进司法公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