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用颜色管理出租房,让“娘家人”服务新居民 浙江温州各地平安建设高招迭出

2013-09-29 15:47: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2004年7月,为贯彻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温州市委作出了关于建设平安温州的决定。10年来,温州各县(市、区)经过不懈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平安成绩单,也涌现出一些平安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近日,温州市委政法委首次组织当地媒体走进温州鹿城区、瓯海区、乐清市等地,感受这些经验和做法所带来的实效。

瓯海:“颜色”让外来人员找租房更安心

20多岁的小江来自安徽芜湖,今年9月初,他来到温州瓯海区,在瞿溪街道找了一份工作。但令他发愁的是,不知道怎样寻找安全可靠的出租房。

这时,小江的老乡告诉他一个办法:看出租房门牌边上的一张带颜色的标识,绿色就代表他可以放心租房。

瓯海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登记在册的出租房有6.7万户,24.5万余间,居住新居民66.3万人。为加强出租房管理,瓯海区推出了这种颜色管理法,根据出租房的硬件条件、业主守法纳管意识等,将出租房按照“符合要求”、“存在一般隐患”、“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个等级和绿、黄、红、黑四种管理标色,绿色代表“放心类”出租房,黄色代表“关注类”,红色代表“严管类”,黑色代表“禁租类”。租户要租房时,看一看门牌边的颜色标识就一目了然,如果是绿色,可以放心租;如果是后三种颜色,就尽量不要选择。

截至今年7月底,瓯海有关部门共划分绿色“放心类”出租房12357户,黑色“禁租类”176户。

鹿城:“娘家”调解员为新居民撑腰

温州鹿城区的双屿街道是一个外来人口众多、工厂企业聚集的城郊街道。在这里,劳资纠纷、工伤纠纷及非正常死亡纠纷时有发生。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对本地籍的调解员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信任,认为本地调解员会袒护本地的居民和单位。这种想法也给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带来了难度。

为此,今年4月,在鹿城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的推动下,双屿街道成立了“娘家人”调解服务中心,打破了由本地人担任调解员的传统模式,推行“以外调外”的工作机制,即聘请外地在温商会代表、外省籍企业代表和外省籍企业管理代表到服务中心担任调解员。

“邀请外地籍人员担任调解员,给外来人员一种‘娘家’的亲切感,有利于沟通,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辖区稳定,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鹿城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如是说。

目前,该中心已有调解员20人,主要来自安徽、贵州、四川、湖北等重点劳务输出省份,成立至今,已成功调解了33起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纠纷。

乐清:安全应急中心对付突发事件有一手

乐清市雁荡镇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的中心地带,游客众多。但是因雁荡山区域广阔,难免会有一些驴友擅自前往未开发的景区,导致迷路、摔伤等突发事件。为此,雁荡镇综治办积极牵头,联合景区、公安、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成立景区安全应急管理中心,制定各类重大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设立医疗急救站,配备了专职救援人员和医务人员,处置突发事件。

今年5月,一名摄影爱好者来到山中拍摄晚霞,不料因天晚路滑失足坠崖,所幸的是,崖壁上的藤蔓挂住了他的身体,他赶紧用手机向当地有关部门求助。

接到求助后,雁荡景区安全应急管理中心立即派出应急小分队带着救援设备前往事发地。经过努力,这名摄影爱好者被成功救下。(作者:陈锦)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