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三个镜头窥探苏州检察规范执法与效率提升之改革

2013-09-29 10:25: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公(直)诉办案工作区。

  公(直)诉办案工作区审讯室内,检察官对嫌疑人进行讯问

    镜头二:检察官讯问有了新场所——直诉办案工作区提升执法规范化

    “小林(化名),现在开始对你进行讯问,讯问过程将被全程录音录像,因为你是未成年人,今天你的父亲也在场,希望你如实回答我的问题!”苏州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蔡涛正对一名取保候审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提讯。

    这次提讯安排在该院今年1月刚刚建成的公(直)诉办案工作区进行,现场氛围庄严、肃穆,犯罪嫌疑人小林的父亲到场陪审,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据了解,此项举措填补了全国检察机关公(直)诉案件规范办理的空白。

    据该院检察长皇甫觉新介绍,近年来,被告人在非羁押状态下直接诉至法院的案件量逐年增加。2012年,昆山市检察院受理的直诉案件占到了公诉案件总量的40%,提讯直诉的犯罪嫌疑人达1351人。预计随着新《刑事诉讼法》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等新规的实施,今年直诉案件量将出现新增。而以往提讯非羁押犯罪嫌疑人,存在着“提讯无固定场所、人员无固定席位、过程无监控录像”等现象,这不但使安全管理、廉洁执法产生隐患,也不利于保障被传唤人的合法权益。为此,该院借鉴台湾地检署的做法,设计建成了公(直)诉办案工作区,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和监控直诉案件的办理。

    在采访中,皇甫觉新向记者介绍:几年前还没有公(直)诉办案工作区时,检察官约嫌疑人谈话都是在检察官的办公室里。一个刚到检察院工作几个月的年轻检察官,刚刚开始独立办案,在一次讯问嫌疑人结束后,嫌疑人趁书记员离开房间去拿文件,偷偷塞给这个年轻检察官一个红包,然后迅速离开了检察官办公室。检察官打开一看,红包里有五千元人民币,这个检察官立刻就交到了纪检组。“以往的办公流程和场所,使检察干警处于高风险的情况下,要保护干警的办案环境,开辟专门的办案区可以规避这样的风险,” 皇甫觉新说,“开辟公(直)诉办案工作区,不允许检察官私下接触嫌疑人,检察审讯室内都设有监控摄像头,全程记录审讯过程,更有利于规范行使检察权。”

    该院在启用公(直)诉办案工作区的同时,制定了《直诉办案工作区管理及讯(询)问工作规程》,对适用范围、区域管理、使用程序、注意事项等作了明确规范。

    记者在办案工作区内看到,办案区分设检察官通道和被传唤人通道各1条,监控室、候审室各1间,审讯室3间,审讯室以国旗、检徽为背景,体现着国家、法律的神圣尊严,专门设置的检察官、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合适成年人、翻译人等席位,规范严格。同时,在审讯室醒目位置处,多用途显示屏连接着电子笔录系统和检务协同平台,检察官可以通过多功能按钮直接控制视频示证、传唤通讯等。

    从该院门卫到办案区,约有2分钟路程。为实现无缝衔接,确保路段安全,该院专门购置了一台警务场地车,用于接送被传唤人。在办案区门口,记者遇到了一名被传唤人由一名法警护送着从警务场地车上下来。法警大队副大队长安海生介绍,之前该院发生过公诉人被袭事件,犯罪嫌疑人家属对检察官实行了围堵。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防止被传唤人传唤到院后随意游荡,该院专门购置了一辆小型场地车,用于在门卫与办案区之间接送被传唤人。被传唤人到达办案区后,由法警对其进行身份确认和金属探测,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钥匙、手机、小刀等物件放入储物柜作临时保管。检察官在接到被传唤人“已到”的通知后,直接从专门通道进入审讯室开始讯问,执勤法警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监控。既保证了公诉人的人身安全和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又保证了被传唤人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据统计,该院启用“公(直)诉办案工作区”以来,已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113件133人,临时保管被传唤人手机、打火机、小刀等物件200余件,未发生一例说情、伤害、缠闹事件,有效确保了直诉案件审查规范安全。

[责任编辑:闫天舒]